本报济南3月4日讯 一进3月,大街小巷里学雷锋的人立刻多了起来,然而,个别流于形式的“活雷锋”不仅无法给人帮助,反而让人倍觉反感,避之唯恐不及。
“是福利院吗?你们这儿有什么事情可做吗?这不,学校里要求我们学雷锋……”今天上午,在济南市社会福利院,办公室副主任车瑞海一上班,就接二连三地接
到类似的电话。车瑞海很无奈地说:“光是昨天就有十几家这样的单位跟我们联系,基本上都被我们回绝了。这样的‘雷锋’只能给我们帮倒忙!”据了解,每年这个时候,不少单位尤其是一些大中小学校都给学生定下“学雷锋”任务,而学生为了应付任务,往往找家单位擦擦玻璃、扫扫地象征性地干点活,临走还非要单位开证明或者写评语证实自己曾经“学过雷锋”。
不少社区居委会也在这个时候成了扎堆学雷锋的“重灾区”。济南市槐荫区振兴社区居委会主任李蕾告诉记者,驻济某高校的几名女生昨天找到她,在得知社区里没有适合“学雷锋”的事情后,就拿出一份学校自制的志愿者活动手册要求居委会盖印章,被李蕾婉言拒绝,李蕾说:“没做什么事情就给她们开证明,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在此之前,李蕾还遇到过家长领着孩子上门求“章”的事情,“如此不讲诚信,真不知家长是为孩子着想,还是害了孩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众多单位并非对所有的“雷锋”都拒之门外,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与长期、固定联系的“雷锋”合作,像侍候老人、照看儿童等看似简单的活,“临时雷锋”往往做不好,反而会增添很多麻烦,给双方都带来尴尬。(记者吕华远实习生彭利国)
编辑 张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