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省高院传来消息,曾引起成都市民震惊的,以练胆为目的,先后杀死4人,重伤1人的犯罪分子谢光辉、汪文学,日前已被执行了死刑。
2人虽然被执行了极刑,但是他俩从被捕到判处死刑的整个司法程序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其罪行无动于衷,对受害者的冷漠
,让为其辩护的律师吃惊不小。
为其辩护的四川炜烨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卫告诉记者,这些罪犯的可怕,不在于其犯罪时的残忍,以及持续犯罪,而是在其犯罪动机的随意性、目标选择的随机性。在赵卫看来,谢光辉等人都没有常人可以理喻的杀人动机,并且作案手段残酷,毫无愧疚之心。“在我看来,他们显然属于反社会、反人类的杀人狂”赵卫说。
作为该案的主犯,谢光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呢?而在现实社会中,还有多少这样反社会的人存在?如何遏止反社会心理的出现呢?为此,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川大学应用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陈智,从心理分析角度,对此进行了一番解剖。
新闻回放:杀人只为练胆
2004年2月10日,金堂县福兴镇5村3村3组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杀人的恶性案件,歹徒在杀死1人、重伤1人,抢劫现金1700元后,趁着夜色逃遁。
案件发生后,金堂县公安分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侦工作,并立即将案情上报。专案组通过对伤者的询问和调查走访获取的线索,确定犯罪嫌疑人系受害者亲戚唐朝炳,龙泉驿区西河镇人谢光辉、谢光洪兄弟,以及眉山人汪文学。
2月22日下午,专案民警在龙泉十陵镇一家歌厅里内将汪文学抓获。经审讯,汪文学交待了从2003年10月起,他与谢光辉、唐朝炳勾结在一起后多次实施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
原来在2003年12月20日晚,汪文学等4人在喝过血酒后发誓,要以抢劫杀人的方式来练习自己的胆量,为以后“干大事”做准备。
当晚,他们窜至龙泉驿区洛带镇,抢劫“野的”驾驶员廖国良现金2.8元后,将其杀害,后将尸体拖到龙泉驿西河镇焚烧,并将廖国良的桑塔纳出租车丢弃在新都区三河场镇一块农田里焚毁。
之后,他们几人驾驶租赁的汽车四处寻找作案目标。经多次策划后,唐朝炳建议把作案目标确定在了其远房亲戚、经营土豆生意的农民宋宗元夫妇身上。
2004年2月10日晚,汪文学等4人又将谢光辉的弟弟谢光洪拉入团伙,驾驶租赁的奥拓车窜至宋宗元家将其宋残忍地勒死,又将宋的妻子陈明玉连砍9刀,抢走现金1700元后逃离现场。
当获悉陈明玉没有死亡的消息后,谢光辉、汪文学生怕事情败露,遂起杀人灭口之念。2月13日,谢、汪两二人密谋并以去眉山抢劫鱼塘筹资外逃为名,将唐朝炳及随行的绰号叫“小六娃”的男青年骗至眉山市东坡区牯牛坡水库,于当晚将两二人杀害后捆上石头沉尸于水库中。
案件取得重大突破后,专案组于2月26在龙泉驿区西河镇一砖厂内将谢光洪抓获。3月2日晚,专案组民警在攀枝花市火车站将嫌疑人谢光辉抓获。
2004年8月11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谢光辉、汪文学死刑,谢光洪有期徒刑15年。12月10日,省高院作出终审裁定,维持原判。按照死刑的相关程序,日前谢光辉、汪文学被执行死刑。
律师吃惊:面对死刑,恶魔无动于衷
“当我到看守所会见谢光辉的时候,他表现的对受害者无动于衷,对可能面临的死刑惩罚毫无感觉,这让我吃惊不小。”在回忆起当初作为指定的法律援助律师,为谢光辉担任辩护人的时候,曾经办过不少重大刑事案件的赵卫,仍然记忆清楚。
赵卫说,在会见谢光辉的时候,谢始终情绪平静,说自己事情时仿佛与己无关。在他的保存的会见笔录上,有他和谢光辉的一些对话:
“对被你杀死的那些人和家属,有什么想法吗?”
“可以说对得起,也可以说对不起……不晓得。”
“你觉得他们该死吗?”
“我不知道。”
“野的司机廖国良身上只有2.8元,为了这点钱,要了包括你、汪文学和他的3条人命,值不值?”
“没有想过。现在想来,只是有点对不起4岁的娃娃。”
“你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社会?什么叫社会?跟我无关。”
“没有想过要打工,靠双手养活自己吗?”
“我会什么?除了一身蛮力,我啥子都不会干,只能犯罪。靠劳动致富?不可能。”
“没有想过犯罪的后果吗?”
“如果出了事,枪毙了就枪毙了。”
将这样的心态带到法庭上,其结果可想而知。赵律师在向省司法厅递交的《结案报告》中,不得不指出“一审判决后,谢光辉虽然在主观上认罪服判,但心理上仍存在‘破罐子破摔’的错误思想,给二审辩护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心理专家:这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从材料分析,这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昨日,陈智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陈所长介绍,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有6种共同特征:1、情绪的爆发性;2、行为的冲动性;3、对社会和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4、缺乏责任感和羞愧心;5、不顾社会准则、法律规范,经常实施反社会行为;6、不能从挫折和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罪恶感。
“而谢光辉的行为,基本上属于这6条概括的范围。”陈所长说,目前心理学专家非常重视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研究,因为这类人引起的违法犯罪最多,而且是同一性质的累次犯罪最多,罪行非常残酷。据他调查,目前的暴力违法犯罪案件中,男性约占总数的99%,而其中的90%,就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并非与生俱来,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不受到后天的影响。”陈所长介绍,这种障碍的产生,主要有3种原因:早年丧父或丧母,双亲离异;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
“缺乏父母从生活上心理上的照顾和爱护,这是形成障碍的主要原因。”在这一点上,记者昨天上午从谢光辉的邻居处得到了证实。在谢光辉家所在的龙泉驿区西河镇钢铁村4组,组长丁文治告诉记者,从小“光辉子”(谢光辉的小名)的父母就不会教育,一个严厉无比,一个溺爱异常。
丁文治还记得谢家教子无方的一个典型,“有一次,光辉子因太调皮,被父亲捆起送到派出所,可他妈后脚跑到派出所千方百计把儿子要了出来,还给他钱压惊。”
警惕“反社会”从娃娃开始
人的性格形成,始于2-3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性格逐渐形成。陈所长告诉记者,人格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不是直线发展和一成不变的,但其形成与童年期的教育和行为有密切关系却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父母,应该警惕孩子有没有出现如任性、逃学、离家出走、外宿、持续说谎与偷窃等表现,还有不断破坏学校规章制度、破坏公物等不良习惯。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就一定要加以高度的警惕,还应将孩子送到有关机构进行心理治疗。
他指出,人格障碍的预防应从儿童开始。父母的爱护、悉心照料和正确教养以及良好的环境,可减低人格障碍的发生。儿童的一些性格倾向经适当的教育可以纠正,如听之任之,发展下去可出现不正常人格。
曾经有媒体指出,按照人们通常的思维习惯,如果一个人不是表现出明确的犯罪迹象,人们一般都不会将其视为潜在的犯罪者,哪怕他的心理再扭曲,他的行为再怪异,都是他自己的事。只有当一起惊天大案发生后,人们才会惊诧于一个人的心理问题竟然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侵害!当然,这种莫名的惊诧也往往随着时过境迁而被人们抛诸脑后,直到一起新的大案再来提醒……
何谓反社会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一个人的人格在其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与正常社会生活格格不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悖德性人格等,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是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中最受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重视的一种。
本报机动记者 周牧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