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相关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就能产生更大的集聚效应,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城阳区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中走出的一条最为有效的道路。 作为山东省加快建设日韩制造业加工基地、半岛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的重点区域,青岛北部极点和
“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的核心区域之一,城阳区着眼更高目标,通过不断完善生产力布局、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开放水平,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科学合理地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构筑产业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区域经济体系。城阳区把承载项目落户的工业聚集区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着力点来抓,打造出了具有产业承载力和吸引力的招商引资平台。
在横向上,城阳区着力发展“四大板块”经济。第一板块是以青岛出口加工区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区。以建设全国一流出口加工区为目标,核心区2.8平方公里的区域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展,配套产业区和生活服务区的开发建设稳步推进。自2004年12月封关运作以来,出口加工区已有9家高科技外资企业入驻。第二板块是城市中心区。立足于建设青岛市北部商贸中心和北部城市中心,城阳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重点发展金融通讯、商场物流、餐饮服务业,城市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2004年,城阳分别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第三板块是空港产业区。发挥临港优势,大力发展空港物流业、空港商务业和现代化制造业。完成投资3亿多元,对一期4000亩区域实施了高标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达到了“六通一平”标准,已吸引内外资企业70多家。今年,将再投资5200万元以上,全面加快其余6000亩盐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造招商引资新平台。第四板块是新材料工业团地。以建成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主体,向外扩展延伸。城阳今年的目标是,加快开发建设一期4平方公里盐田,年底前基本完成基础设施配套,使之具备承接日、韩和欧美产业转移及青岛市重大项目的能力。
在纵向上,城阳不断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调整。他们提出,要通过继续强化第二产业、扩张第三产业、精化第一产业,力争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5∶65∶30。在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方面,通过实施“产业集群化、企业集团化、产品品牌化”战略,大力培育新材料、汽车配件、化工橡胶、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七大产业集群;第三产业主要是发展以商场物流、金融电讯、餐饮服务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第一产业主要发展以时令海鲜、时令水果、时令蔬菜、时令花卉为主的旅游观光农业和精品农业。
对外开放是城阳区的最大优势和亮点,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2004年城阳区进出口总额达到42.5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6亿美元,列山东省各县市区首位。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城阳区将继续做大优势,放大亮点,实现对外开放的新发展。在招商重点上,坚持巩固和拓展日韩,突破欧美等国家的方针。同时加大国内招商力度,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集团总部以及相关配套企业。(本报记者钱卓本报通讯员吴德明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