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颐和国际、帝威国际大厦……目前,市南区各类在建、拟建写字楼达20座,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预计3年内,全区写字楼面积将达到427万平方米。座座高楼大厦的崛起是市南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的见证。近年来,市南区立足区位特点,顺应周边制造业快速崛起、区内服务业加速进入、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
的趋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楼宇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该区内投入使用的写字楼有95座,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楼宇内汇聚了众多金融、物流、软件、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企业以及大量国内外著名企业各级总部和高端机构,企业总数4500多家,去年全年共创造税收16.6亿元,占区域税收总数的40%以上。 针对土地资源受到制约的实际,市南区近年提出向空间要效益的思路,充分发挥区域内楼宇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建设现代化、推介市场化、功能专业化、服务精细化、税收属地化、企业总部化”的“六化”原则,深入开展楼宇经济建设,培育起一座座“立起来的商贸大道”。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跨国投资的加快,青岛周边乃至整个山东半岛的制造业基地正在加速形成,市南区楼宇经济发展也表现出了旺盛的势头。一年多来,国际国内的金融、保险、物流、会计、律师、研发企业以及众多企业总部和高端机构纷纷入住市南楼宇,商务写字楼的入住率已达到90%以上。
促进相同或相关行业在一栋或几栋楼宇内聚集,在企业间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是市南区不断提高楼宇经济能级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政府有效运作,目前,市南区已形成了一批产业特征比较明显的特色楼宇,包括金融业相对集中的国际金融中心、中银大厦;货运物流企业相对集中的丰合大厦、福泰广场、阳光大厦、百盛国际商务中心、数码港;服装行业相对集中的绮丽大厦;对外贸易企业相对集中的世贸大厦、山东国际贸易大厦、黄金广场;科技企业相对集中的科技大厦、软件大厦等14座专业楼宇。
在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的同时,市南区围绕青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大金融服务业的引进力度,积极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仅2004年,全区就新增金融保险企业4家,使驻区金融总部和金融保险机构达到50家,占全市的98%,其中银行业30家,保险业17家,证券业2家,邮政业1家。其中,营业范围覆盖全国的有5家,覆盖全省的有10家。在西起海天大酒店,东至丽晶大酒店,以香港路为轴心的区域内,聚集了38家金融机构和营业网点,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半岛金融中心。
同时,市南区还依托楼宇加速发展总部经济和软件业。目前该区已有马士基北方总部等各类各级企业总部近300家,包括肯德基、海信、青啤、双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去年,居国内软件业前三强的海信软件园落户市南区,IBM、微软、九州富士通、用友、哈工大研究院、汛源科技等70多家软件企业也将陆续入驻软件基地。大量优质企业的聚集,驱动楼宇产出实现快速增长。2004年,市南区已有24座写字楼的税收超过千万元。(本报记者姜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