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沿着观象一路蜿蜒而上,艺术高考掀起的热浪会给人十分强烈的感觉。虽然从路口到青岛6中只有100多米,但却拥挤着上千名背着画夹的学生,即使散落其间的三四家美术用具商店也是生意火爆。
2月16日省外艺术院校测试开锣以来,这条昔日僻静的小路在某些时刻胜过了热闹的集市。
目睹
艺考怪现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3678人,这是省外艺术院校专业测试第一天的报名人数。5天后,这一数字飙升至17237人次,远远高于去年的参考人数。
据市招考办统计,今年是我市艺术类报考人数增速最快的一年,共报考8907人,比去年增加3189人,增幅55.8%,其中艺术文科共7039人,增加2344人,增幅49.9%,艺术理科共1868人,增加845人,增幅82.6%。而2004年的艺术高考考生的增幅为40%。
由于省外院校艺术专业考试只设青岛、济南、潍坊、烟台、临沂、济宁6个报考点,并且有些院校只在青岛设点,因此,不少外地的山东考生也前来我市参加专业测试。增幅同样不可小觑的全省艺术考生,也为岛城的艺术高考热推波助澜。今年全省预计有72万名考生,而艺术类考生则高达14.6万人,占总数的21%,差不多5个考生中就有1个是艺术考生。而艺术考生的规模2002年只有3.2万人,2003年为5.6万人,2004年为9.3万人。
与艺术考生旺盛的热情相比,艺术院校的招生计划却没有多大响应。东华大学招办张炜程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在全国计划招收300名艺术生,并且这一招生规模几年来都没有变化。但是,今年青岛考点就有1100名学生报名,录取比例是可想而知的。
春节前业已“杀青”的省内艺术院校的考试令人更为清晰地见证了艺考的热度。山东艺术学院报考人数突破4万人,招生计划2300人,录取率约为1∶19,竞争最为激烈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报名6295人,招生计划只有50人,录取率为1∶126。山东工艺美院报考人数达到了34123人,其中设计类考生1.6万人。山东大学音乐系计划招生60人,3300多人报考,录取率为1∶55。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计划招生270人,1.39万人报考,录取率为1∶51。
部分热点院校为确保报名现场的安全,甚至雇佣数十位保安维持秩序。市场经济走到今天,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东西会像艺考如此紧缺:一些家长、考生为报名甚至通宵等候。与艺考热相呼应的是,各高中也开始兴办美术班,说服部分学习竞争力稍弱的学生改换“门庭”。据记者了解,目前岛城大半普通高中都设有美术班。
难道艺术高考真是高考的捷径?
追溯热度背后的玄机———录取与就业
面对艺考热,有两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风险:一是录取率,二是就业率。
我市去年美术类考生录取增长幅度也是历年中最大的,比2003年多录取618人,提高32%。来自省招办的数字也表明,2004年山东省普通高考报名人数是56万余人,本科录取率为27.4%;艺术类考生总数为93797人,艺术类本科录取率为33%,高出总录取率5.6个百分点。这几个百分点,对一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般而言,艺术院校的录取分数要比普通本科高校低二三百分。以至于临近高考时,许多中学便动员文化课成绩一般的学生转考艺术类院校。有些县市的中学甚至还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将低分考生强行组建“艺术班”。不少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低等原因也在高考前紧急“转行”,以期出现考试“奇迹”。
但是,今年艺考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一批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报名考试已经结束。从山东省各校数据看,由于招生计划增幅不大,而考生激增,今年的艺术类本科录取率将有所下降。艺考这条昔日高考捷径正在演变成新的“独木桥”。青岛6中校长胡春燕认为,18笔可以画出一只香蕉,各种颜色都可以通过既定的比例调出,这种单纯为高考而选择艺术的功利行为是学生一生的不幸,可能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艺考热的另一危险就是就业率可能下降。艺术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其进口大,出口小。
据市教育人才市场崔虹琳老师介绍,早在1999年,音乐、美术就已成为限制引进专业,即只接纳青岛市生源的师范类毕业生,这几年更是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市歌舞剧院院长连新国说,自己刚刚从北京回来,也见识那里艺术高考的热度,他认为这是艺术功能发生偏差造成的不正常现象,这些学生前景堪忧,目前岛城专业艺术院团用人需求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极少。以市歌舞剧院为例,除了舞蹈专业,器乐、声乐等专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几乎为零。
另一方面,虽然开设艺术类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但受高校师资力量、生源素质影响,“粗放型”的艺术专业教育,导致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只能从事低端工作。并且,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社会对艺术人才的真才实学更为看重,那些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呼唤艺考新机制———全省艺术联考
遇到刘小峰时,他正站在6中门前大口嚼着面包等待考试。伫立在零度以下的寒风中,吃着这种令人口干的食物,此景象与娇滴滴的80年代出生的学生似乎很难挂钩。刘小峰,来自临沂的美术考生,借宿一位远亲家中。为了及时赶考,他一早起来就乘公共汽车来到校门口。他初步打算在青岛报考10个左右的省外艺术院校,在未来的一个月中,差不多每天都要奔走于报名点、考试点之间。
这只是庞大的艺考大军中极为普通的一位。记者初步了解发现,普通的美术类考生报考的院校都在10所以上,有的甚至报考四五十所,单是报考费用就得数千元。在长达月余的漫漫艺考路上,有多少考生背负着经济、精神的双重压力“上下求索”啊。在这种背景下,改革艺术高考的呼声更为强烈。
“艺术高考是否可以实行联考”。有着多年美术教学经验的青岛6中副校长孟国华很激动地提出。尽管各院校艺术专业的专业测试内容不尽相同,但也无非在素描、速写、彩画、设计等几大板块中选择。可否由一个部门组织权威人士,进行统一测查。如此,学生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可以缓解疲于考试的压力。目前,湖北省已在部分艺术专业实行全省联考。
但是,艺考热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板块将是这种改革的阻力。以山东省今年14.6万考生计算,每名学生以报考10所院校为例,每所院校报名费以150元计算,就是一个两亿元的市场。如果再加上专业辅导、考试配备等这些后方花费,数额更是惊人。有的艺术院校已将此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去外地设考点作为一种福利。无论如何,为了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和艺术高考的健康成长,“艺术联考”都不失为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向。
说到根本,艺考热是家长、考生选择而致,转变观念势在必行。针对这一现象,青岛科技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邱振亮认为,艺考热不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短期虽能达到升学的目的,但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一群本来不喜欢艺术的学生高考前临时转行,在一些培训班学了些应付艺术专业课考试的技巧,也能通过专业课考试。但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也不会有太高的艺术造诣,甚至出现在大学期间上艺术课“活受罪”的现象。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因为专业不过硬,工作也很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