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近几年来,“中产”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名词,而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格当上“中产”,“中产”的标准是什么,更是人们热衷的话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曾主办过上海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研讨会,试图从社会经济学角度赋予这个阶层一个清晰的定义。专家普遍认为,上海人心目中的所谓“中产阶层”
,是有能力买房买车、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旅游、教育等现代消费、有金融资产的人群。有关专家说,在上海人眼中,这些人有稳定的收入,年收入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占上海人口12%左右。
一项美国人做的报告显示,在北京,每年需要78万元才能过上中产的生活。此一数字受到内地学者质疑。他们认为,在北京,若家庭年收入在8万至40万元人民币左右,即可达到中产阶层标准。《中国中产调查》一书则认为,在北京地区,从目前的状况来衡量,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大体应是个人年收入在4万元至8万元,相当于5000美元至10000美元左右,家庭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应在20万元以上,家庭恩格尔系数要降到25%左右。现在,北京市居民平均恩格尔系数为33.8%。目前北京地区的中产之家的年收入应为12万到24万元左右,并且还有储蓄、股票、债券等资产20万元以上。
在南京,统计部门将中等收入者定义为:“他们拥有稳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买房买车,能够将收入用于旅游、教育等消费;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根据南京统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的测算,中等收入家庭应能买得起房、养得起车,恩格尔系数不应超过30%,因此中等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暂且定在3000元以上为宜。按照这个标准,年前南京市统计局对南京市3707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了成功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家庭有99户,占被调查户的2.7%。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03年中等收入家庭每户平均总收入为104218.41元,人均年收入48213.19元,分别比南京市平均家庭年收入34644.83元和人均年收入12056.74元高2.0倍、3.0倍。
据了解,南京中等收入者主要有三类人,分别是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占33.7%)、高中级专业人员(占30.3%)和一般管理人员(占30.2%)。他们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餐饮及商务服务、信息计算机软件及科技服务业、教育、新闻出版、文体服务、制造业、电力燃气供水及交通运输邮政业、金融、法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房地产、社会服务业及建筑业十大行业。
中国“中产”的N个标准
国内学术界:中国“中产”应具备7个条件: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主要是指具有中等以上国民教育学历水平,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职业的工作、劳动方式: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就业能力:拥有较高学历,掌握并提供市场稀缺的职业专业技能,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回报;职业权力:对其管辖的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调度权,对其上司及业务安排有一定的发言建议权;收入及财富水平;消费及生活方式:有能力支付中等水平的个人及家庭消费,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为满足家庭成员丰富的文化精神需求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对社会公共事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法国巴黎百富勤:人均年收入2.5~3万元、家庭年收入为7.5~10万元;受过高等教育,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从事脑力劳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白领。
雅虎(网上调查):中国“中产”中的1/3以上月收入在万元以上;开着标致307或奥迪A42.4;住着明星楼盘,很多人向往着郊区的TOWNHOUSE;使用IBMThinkPad或索尼、三星等笔记本电脑办公;用索爱P910c、S700或摩托罗拉V3、诺基亚7280手机;经常出入于中国大饭店、上海新锦江大饭店这样的五星级豪华酒店;习惯用银行卡刷卡消费。
特约编辑: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