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成品棉价格从去年初至今已剧降1/3以上,这使“温州炒棉团”在当地大量受创。昨天,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温州商会秘书长、新疆新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宣钱向早报记者透露,目前半数“温州炒棉团”已“隐退”新疆棉市。
据介绍,在去年已收购的棉花中,新疆供销社和新疆建设兵团两大棉麻系统收购
的棉花占总收购量的85%,这一改2003年供销社、兵团、民营资本“三分天下”的局面。在去年128亿元的新疆新棉收购资金中,除供销社及兵团外,包括民资在内的其他渠道入市资金仅19亿元。由此也可看出,以“温州炒棉团”为主的民营力量正逐渐淡出新疆棉花收购市场。
“实际上,自去年初以来,温州商人就已开始淡出新疆棉花收购领域,有人甚至‘谈棉色变’,这与2002年至2003年他们‘逢人谈棉’相比,反差非常强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疆温州商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去年到新疆炒棉的温商只有少数人赢小利,多数人亏了大钱,新疆温州商会某副会长去年底就亏了上百万元。
黄宣钱认为,此前一些“商业嗅觉灵敏”的温州棉商,已经预料到2004年新疆棉价会大幅下降,便于去年初棉价高峰时纷纷清仓。但也有一些在当地拥有轧花厂的温州人,在去年棉价锐降前高价进货,再加上去年银行缩贷,很多温州老板都亏了。目前,温州人在新疆拥有约300家轧花厂,主事将籽棉加工成成品棉,再转卖到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
目前,新疆成品棉价格已从去年初的每吨18000元以上跌至11000元以下。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金叶教授认为,表面看,2004年全球棉花供过于求是造成新疆棉价锐降的宏观背景,实际却是民资虚抬“棉价泡沫”后的市场理性回归。
据新疆消息灵通的温商估计,2003年以温州为首的民资到新疆收购棉花的资金应超过100亿元,其中仅在主要产棉区阿克苏地区,就有上千温州人携资30亿元入市。在民资抢购棉花的价格战中,新疆各棉区每公斤籽棉的收购价一下由2003年9月份的1.6元飚升到2004年初的8元以上;温商轧花厂也由近百家突增至300家。
“温州炒棉团”的短期牟利行为还波及了浙江有关产业政策的顺利实现。今年初浙江和新疆两地产权交易所联手,试图引导浙江民资参与新疆以国企为主的棉纺织企业产权改革与产业升级(本报1月24日B1版曾作独家报道)。但尽管浙江产权交易所为投资者描绘了投资新疆纺织业的诱人前景,截至目前仍未有一家浙江企业回应。
在棉花上折戟的温商并没有停止在当地的脚步。“大部分温州人已携巨资转向新疆的矿产资源、金融等领域。”黄宣钱说。
特约编辑: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