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受煤价持续攀升刺激,煤炭开采得到大量投资追捧。由于煤炭资源价格以政府定价为主,远低于目前真实的市场价格,只要“搞到资源”就意味着一夜暴富。 记者采访中发现,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炒地皮”相仿,各主要煤炭资源区的“炒资源”之风悄
然蔓延,而所谓煤炭企业“改制”更成为资源炒卖的幌子。 拿一年利润“攻关”还能赚9年
山西省长治县一位个体煤矿老板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煤炭行情计算,如果你弄一个10万吨、能开采10年的煤矿,拿300万元送礼,顶多第一年白干,还能赚9年的钱。要算大账不能算小账。10万吨的矿一年能赚700万元,要是真能拿到,送1000万元也值,就算两年白干,还能赚8年,最少能赚几千万元。”
明里说是拍卖其实是暗箱操作
记者在山西、内蒙古等主要产煤区了解到,由于已经勘探好的资源基本分割完毕,想要“搞到”煤炭资源只能从现有煤炭企业身上打主意。据一位小矿主介绍,长治县的拍卖煤矿进行了两年,有规模的煤矿都卖完了。明里说是拍卖,其实是暗箱操作。他警觉地说:“这个话我只是私下里说,我出了这个门就不认账了。”
“改制”成败关键:买通地方领导
接受记者采访的个体矿主说:“现在办煤矿绝对挣钱,大家都能看到煤炭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赚钱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关键在于上下结合,没上面不行,没下面的基层干部支持也不行。县里领导最重要,得有一个主要的领导给你撑腰。参与改制不是指参加投标、竞标,更重要的是指私下活动,这里面的名堂就大了。你可以找到县里的领导说,我出2000万元,500万元就不用退了,给你个人花了等等。”在当前煤炭资源的争夺中,只要肯花钱“铺路”,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
“圈煤”之祸甚于“圈地”
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总工程师杨茂林说,以往划定西山煤电集团160多平方公里的后备资源区,现在仅剩60平方公里左右,甚至出现了部分煤田先被划走,经企业花钱收回来之后,再次被划走的现象。
很多人把当前的煤炭资源市场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土地市场混乱相提并论,有的甚至提出,与当年的“炒地皮”相比,炒卖煤炭资源对国家的危害更大,因为土地不会消失,而煤炭资源不能再生。
“炒资源”带来煤炭价格居高不下
内蒙古海勃湾电厂副厂长石仁俊说:“煤价上涨,一年就可以吃掉我们1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经营利润。”而电厂也不可能长期负重运行,随着电价的上涨,煤老板们用于“铺路”、“打点”、“攻关”的投资,最终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资源炒卖之祸不止于此。各地煤矿“竭泽而渔”的开采方式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由于不少承包经营煤矿的投资者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理,矿井安全投入一省再省,同时一味追求高产而违反操作规程、随意突破设计能力,安全隐患突出。
据了解,利用矿产权制度漏洞炒卖煤炭资源的问题已引起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