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萧萧是小院士了。”日前格致初级中学学生陈亦萧萧设计的小水线面双体模型船,通过了专家们的认定,获得了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这是格致初级中学连续第二年有学生获得小院士称号,而小院士的评选一共才举行了两届,这在全市中小学中是绝无仅有的,而深究下去,其中折射出的神奇的“中等生
现象”告诉人们:分数不是衡量学生潜能的唯一标准,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定位。如果得到悉心培育,创造的种子就能发芽开花,收获丰硕的成果。
【透视现象】
两名小院士均为中等生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前后两名小院士在参加模型组前,成绩都不是最出色的,按老师的话说,他们只是中等生,甚至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因此当模型组最初组建时,在参加的80多名组员眼中,加入这个组就是等于有地方可以玩。“组里的学生都比较调皮、好玩,成绩都一般,”而陈亦萧萧在老师看来,更是在“及格边缘苦苦挣扎”的学生。
但神奇的是,2年的模型组活动以后,萧萧的各项成绩都有了进一步提高。“他的物理成绩,连理科提高班的学生都不一定能考得过他。不仅理科上去了,他的作文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的“奇迹”,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于是大家都在打听模型组的老师在教导学生方面究竟用了何种方法。
【现象揭秘】
※1 指导老师大打感情牌
格致初级中学车船模组的指导老师张育心是在模型组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师,连续两届上海少年科学小院士评选过程中得奖的学生几乎都是车、船模组成员,张老师可谓功不可没。这位“金牌”指导老师在采访过程中告诉记者,指导这些孩子没有秘诀,只有真心诚意,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带。
对学生掏心的结果就是孩子们都愿意把心里话告诉张老师。“嘿嘿,孩子们的情况,他们班主任都未必有我了解得透彻呢。”说到对学生的了解,张老师很是得意,“只有当学生信任你了,他们才有可能听进你说的话。”
“一个人一个要求”,在采访中,张老师反复对记者提到“定位”这个字样。在张老师眼里,每个学生的定位都不相同。自从他培养出两名小院士,学校的老师们就争着把班里的学生输送到他的组里,他的组员也被老师们抢着要到自己班上。但是,在张老师看来,这些都是“利用”学生而不是真正地培养学生。“培养一个学生就应该关心他的发展模式是不是最适合他。”
※2 性格稳重,关键时刻不泄气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模型组里共有80多个同学,比聪明、机灵,谁都不差,但同学们显然都对陈亦萧萧的得奖一点不感到意外。从亚太地区急速子弹车三等奖到航天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再到上海子弹车选拔赛一等奖、“我爱祖国海疆”船模一等奖,萧萧可是一个得奖专业户。“不到最后比赛,他是不会放下他的模型的。”同学李仕豪这样描述陈亦萧萧。
张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更高,“别看他年纪小,但性格很稳重。别的孩子虽然也很机灵,动手时点子也很好,但是就是静不下来,比赛还没开始就把模型发动起来玩上好几圈,到真正开赛的时候,就泄气了。”
在同学老师眼里,陈亦萧萧是一个“沉”得下来的人。为了备战小院士答辩,萧萧一年前就开始做准备。搜集资料、准备作品、撰写论文,每一件事对一名初中生来说都不简单。但是陈亦萧萧几乎每个双休日的时间都扑在了准备上,特别是在准备作品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一个零件是现成的,必须要制作者自己去寻找替代品,并反复加工,有时候下手稍稍重一些就必须重新来过。许多同学就因为不能忍受制作过程中反复重来和精神的绝对集中,失败两三次以后就气馁地把模型扔在一边了。但是陈亦萧萧却坚持了下来,并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记者在陈亦萧萧制作模型的房间里发现了两个硬纸盒,里面装着的都是他曾经制作过的作品,抽屉里还有一本厚厚的材料,都是为了论文答辩收集的资料。拿张老师的话来说,“小聪明只是一时的,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出成绩。”
※3 家庭熏陶:父母影响功不可没
说起来陈亦萧萧钻研船模的头脑还颇有一些家学渊源,因为他的叔叔就曾经获得过全国空模比赛的一等奖。据陈亦萧萧父亲介绍,每次萧萧的叔叔去训练,他都会带着萧萧一起去。
和其他调皮的孩子一样,萧萧也会在家里“搞搞怪”。他对家里的闹钟、收音机都动过手脚,可是,萧萧爸爸很开明,非但不责怪他,反而会指点他组装设备。“不过现在,有些原理他都不一定有我知道得多,”听爸爸这样说,萧萧马上插嘴道。
不过和萧萧爸爸的开明比起来,萧萧妈妈似乎就有点“拖后腿”了。张老师告诉记者,为了做模型,萧萧妈妈还来学校告过萧萧的状。原来那时模型组发了三套全新的模型零件,萧萧如获至宝,回家后饭也不吃,抱着模型就不停地琢磨。妈妈叫他吃饭,总是得到“再等一下”的回答,于是妈妈终于发怒了,“你的等一下到底是多久?”
但是抱怨归抱怨,萧萧的妈妈也并没有就此限制萧萧碰模型。相反,得奖大户的萧萧还成了妈妈和姐妹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每隔一段时间,阿姨们就会询问萧萧妈妈:“你儿子最近又得了些什么奖?”让妈妈得意的是,“争气的儿子每次都让我有新的内容可说。”
【学校动作】
格致初级中学、格致中学携手打造“格致链”
连续两年都有小院士产生让格致初级中学的校长曹跟林很兴奋,他告诉记者,陈亦萧萧的成功也得益于学校与格致中学携手打造的一条“格致链”。它具体包括四方面:
◆利用格致中学的品牌教师,建立一支导师团,其中以格致中学的特级教师为主,定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深入课堂,诊断教学。
◆格致中学将派干部进入格致初级中学的校级领导班子,重大活动均由两校共同商定。
◆格致中学的特色将在格致初级中学全面延伸。初级中学建立了智优生培训的三级网络,顶尖学生由格致中学的老师直接在格致中学进行教育培训。
◆两校的管理、设备设施等做到资源共享。充分整合两校资源,共享两校的场地、设备、管理等软、硬件资源。
背景链接:小院士怎样产生
2004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定波、孟执中,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3位院士和另外3位专家,在“第二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终评会上,对来自全市小学及初中的40名竞选“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及“科技启明星奖”的学生进行了“答辩”考核。
2005年1月26日,由上海市少工委和市青年文化活动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上海市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举行颁奖典礼,共有10位中小学生获得“小院士”荣誉称号。全上海19个区县推荐了千余名6—16岁少年交上了自己的科技发明和研究成果。经评审,评出10位小院士和20位“科技启明星”银奖获得者。
上海少科院小院士评选每年举行一次,只是一个荣誉,没有任何承诺。但是中国少科院小院士评选两年一次,在这两年间获得上海少科院小院士称号的学生都有资格被推荐去参选。这项活动的特点在于,重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这项活动不以学生的小发明、小论文、小研究报告的成绩、成果、获奖情况为唯一依据,而是更加强调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学生是否培养了科学精神。
(记者王婧 实习生陈栎)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