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05年1月25日讯
从2004年青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全球推介,以天后宫民间表演艺术团的大规模民俗展示震动韩国与日本民众,到2005年首届由政府出面主办的青岛汇泉民俗文化年会即将在大年正月里的隆重开锣;从城区越办越红火的糖球会、萝卜会和现代庙会,到即墨已列入重点规划建设项目的民俗风情古城街,作
为传统文化之一隅的民俗文化正逐步向城市主流文化渗透,并成为烘托城市特色文化之特色所在的先行者。
民俗文化凸显城市特色
作为2008年奥帆赛举办城市,青岛必先将向世界展示地方特色文化。2004年天后宫民间表演艺术团跟随青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全球推介活动转战韩国日本,民间艺术表演所到之处每每吸引数以万计的当地民众观看参与,现场人数最高时达到5万人次之多。
有关业界人士认为,地方民俗勾勒并凸显了青岛一地文化中的城市特色,而青岛能够为世界留下深刻记忆的,也正是囊括了民间传统文化在内的城市特色人文风貌。
而能够反映青岛一地人文风貌的,远不止于五花八门的传统民间工艺与民间小吃。反映近百年来青岛民间居住形式的里院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剧茂腔、柳腔;以妈祖为代表的沿海民间民俗信仰……青岛文化名人鲁海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提出了一个“洋民俗”概念,他认为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结婚穿白色婚纱的风俗和小脚女人洗海澡的奇观都可以看作是青岛作为早期观念开化的移民城市,地方独有的“洋民俗”。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教授在谈到城市特色时曾作出这样的逻辑判断:中国的一些城市为什么没有特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忽略了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则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在他看来,城市特色蕴于多种多样的内容与形式中,这其中有历史的、传统的特色,有民族的、地方的特色,有新兴的、时代的特色,有景观、环境的特色,也有产业的、功能的特色等等,将之加以有效地结合利用,才会真正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
民俗由特色走向产业
2005年初,青岛开始打造真正体现自己城市特色的城市文化活动品牌———
青岛汇泉民俗文化年会,由此我们意识到,民俗作为城市特色文化之一隅,终于将要发生某种质的变化。
已进入秘密筹备期的汇泉民俗文化年会并不秘密地选择了具有青岛地方民俗特色的即墨祭海仪式作为开幕庆典,并坦言最后展现于世人面前的并不是祭海这一民俗内容本身,而是一场以现代高科技手段表现青岛由海洋走向世界的行为艺术秀,而开幕庆典之后这个集合了大量民间制作、娱乐、餐饮等商业实体的大舞台则更大程度上像是一个以商贸为主体的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现代庙会,是与青岛啤酒节同样能够体现这座城市人文内蕴与精神风尚的品牌文化活动。正如朱铁臻教授所言:它所要彰显的正是将传统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景观特色乃至于产业特色杂糅的城市特色。
在此之前青岛这座城市已经有过类似的尝试与惊喜,脱胎于海云庵庙会的青岛糖球会,这个举办了十余年的青岛传统民俗庙会节,已将岛城的民俗经济“熬”得滚烫:2004年三天中140多万人“逛庙”,相关商家进账520万元,仅这小小的糖球就卖了220多万元。当作为地方传统文化之一隅的民俗文化告别单体式微的挣扎,它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亦超乎想像。与地方民俗的产业化之路同步,作为青岛城市发源地的即墨也开始了有关自己地方民俗的挖掘与整合计划。以旧时即墨县衙为中心的即墨古城街区复原规划方案业已出炉,古街区不仅将完全依照 《即墨县志》所载恢复历史风貌,而且将集中整合即墨当地的所有特产,“在形成现代文明繁荣的文化市场的同时,弘扬即墨千古遗风”。如:即墨老酒馆、即墨炉包铺、张村豆腐、田横宴、蓝田字画、柳腔茶座等等以即墨历史名产或名人命名的千年古铺又将重新立于老街两侧。2007年12月前计划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新的传统文化中心区域。即墨有关部门表示,“这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势必对即墨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产生影响,并成为即墨大旅游格局形成的一个重要抓手。”
据悉,2004年底,市文化主管部门会同青岛民俗博物馆、青岛民俗学会,与胶州当地一位致力于民俗收藏的老人一起,在老人所开设的民俗庄园开设青岛民俗研究基地,同时继青岛民俗学会和青岛灯谜协会之后,青岛市杂耍协会与青岛市民间小吃协会的创建也在酝酿中。民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间”概念,它正在引发更多人的更大规模的关注与参与,并创造前所未有的城市价值。(本报记者
李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