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向着国际化和工业化迈进的大潮流中,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就必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至为关键的作用,并且推动产业集群向高质量、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市在当前阶段的清醒认识和战略选择。作为一贯奉行“技术立企”的大型企业集团,海
信集团在拉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实践中,同样对产业集群的高质量、高层次产生了强烈诉求,并将“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产业升级、构筑高质量的产业集群”作为主要目标,谋求意义重大的“产业突围”。 据了解,这些年来,海信在青岛周边地区的配套采购规模逐步扩大,仅电视和空调配套产品的年采购额就达到8亿元。其中,海信对青岛地区的晶石电子、海联电器、康贝丝光学、海锦包装材料等企业的年采购额均在3000万元以上。同时,针对我市家电行业当地配套率较低的现状,海信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力拉动配套产业快速、均衡发展。例如,在电解电容、变压器等通用元器件及核心部件领域,海信在同等条件下总是优先选择青岛地区的分供方;为提高分供方的技术水平,海信采取“拉、帮、带”等方式,要求分供方参与设计,实现协同发展。此外,海信还通过自身的产品换代和产业升级,拉动新的配套企业发展;引进江苏晶石等外地企业投资,在青岛本地发展配套;自主投资扩大为松下、日立、三星、LG等国际大公司的配套,大力提升配套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在自身集群化发展和拉动家电、电子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海信认识到,国内制造业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产业的质量和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曾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国内有些机电产品的出口利润率,还赶不上蜡烛的出口利润率。这一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必然会成为极大障碍,制约着国内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海信决定实施“产业突围”———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产业升级,构筑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据海信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海信今后将“四箭齐发”,拉动产业集群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一是规模拉动。在家电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海信将力争在总体规模上达到国内同行业前三位,并以规模优势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家电、通信、信息三条产业链的交叉和融合,加深产业关联度,横向带动产业链之间的均衡发展。二是研发拉动。海信将充分调动技术创新能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制造优势,带动现有产业的全面升级;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基础性产业,使基础性产业从产业链的末端向前端渗透;从核心技术入手,推动配套企业的研发水平与国际接轨;三是供应链拉动。海信将通过扩大整机规模、提升整机技术水平,扩大配套企业的规模,提升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形成共生的、不断优化的产业链。四是增值服务拉动。今后,海信将从终端产品的制造业向新的产业形态渗透发展,逐步形成“终端产品+增值服务产品”的产业集群。(本报记者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