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七八期合刊刊登了一篇题为《奥运会的成败取决于服务》的文章,全文如下: 雅典奥运会取得巨大成功,北京2008的组织者应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
没有前呼后拥,没有秘书,雅典奥运会组委会总监瓦西里
·尼雅达斯只身一人,悄然来到正紧锣密鼓准备着2008年奥运盛会的北京。正是这位行事低调的希腊中年男子,运筹帷幄,将2004年回到故乡的那场体育盛事幕后的一切———从竞技勇士到几十万外国游客们的吃喝住行乃至安全措施和志愿者的培训管理,安排得井然有序,赢得世界舆论的高度赞扬。 我们有幸在尼雅达斯短暂的行程中采访了他,听他畅谈筹办雅典奥运会的经验。
如何理解服务
“最重要的是服务!”尼雅达斯反复强调这一要诀。“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公众项目像奥运会这样,需要长达7年的准备,而这7年工作的成效,却是在短短的20天里检验的。”检验这7年工作的标尺,或者说决定奥运会成败的,就是竞技之外的服务。在意识形态的意义上,奥运会寄托了人类很多美好的愿望,也是主办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然而,所有这些形而上的理念却必须要依靠形而下的、一丝不苟的、灵活机动的服务来完成和实现。“如果服务失败,奥运会肯定失败,”尼雅达斯说。
有不计其数看似与竞技没有直接关联,而一旦失控又会严重影响奥运会质量的事情:大到安全保卫,小到饭菜是否可口。“雅典奥运会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千上万的运动员和观光客,”尼雅达斯说。“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饮食习惯。你能否保证他们进入雅典犹如走进家门,离开雅典满意而留恋?”
在美国哈佛大学念过工商管理,又经营过家族的酒店和药厂的尼雅达斯,对服务的理解,决不止于“把顾客当成上帝”之类的口号。在他看来,服务的最高标准“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是服务艺术和对服务对象的心理把握的结合。”他以啤酒为例,诠释了自己的服务观点。首先,啤酒的质量必须优良。有了好的啤酒,你要考虑用什么杯子装,才能最好地体现啤酒的质量。有了好酒,好器,你要考虑怎样将这杯酒送到客人面前。“三者具备,方可成就优良的服务。”
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体育官员。那些来观看奥运会的各国游客,是构成奥运会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他们的服务同样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到位的服务,游人是不太可能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呆上20天的。“你可能有一次不错的体育竞赛,但是你不会有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他说。
在尼雅达斯看来,服务绝非是挑选出一些年轻美貌的姑娘,让她们穿上高开衩、大腿隐约可见的旗袍,面带格式化的微笑去迎接宾客那样表面而简单。微笑应该是由衷的,服务应该是具体而实在的。这种服务是从每一个客人下飞机的那一刻开始的。边防检查站和海关对客人的态度如何?通关的效率怎样?走出机场,出租车或其他交通工具能否及时准确地把客人送到目的地?“这些都是构成奥运会能否成功的因素,”他说。他曾到美国观看盐湖城冬季奥运会,对过海关时等候了两个半小时至今耿耿于怀。
奥运会期间雅典人的高标准服务,打动了很多亲临其境的客人。美国规划协会的高级顾问柳元去看雅典奥运会,最先让他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的是陌生的志愿者比利为他提供的服务。在雅典大学专攻建筑的比利陪着柳先生从机场进城。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看到从车窗边飞驰而过的无数古建筑,比利并不是简单翻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是将自己的专业修养以及对雅典、对希腊的热爱融于翻译介绍之中———建筑的风格、时代、历史背景和建筑后面的故事等等。“他让你在一个小时内情不自禁地想亲近雅典,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它,”柳先生说。周游过欧洲列国的柳,在雅典“有了回家的感觉。这无疑同训练有素的志愿者有相当的关系”。
雅典没有发生“意外”
作为组委会的总监,尼雅达斯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动员希腊社会各界参与奥运会的服务。“我们,或者说希腊政府,不能命令人们做什么。我们只能说服他们,让他们相信,为奥运出力,也是为了他们自己将来受益。”
他和组委会考虑的,也不仅是奥运会的一时风光。“场馆的建设和所有服务设施,必须考虑奥运会以后能否持续使用,杜绝任何不必要的建设和浪费。”他说。比如,奥运会前,他们对雅典的接待能力作了测算,发现需要增加几十座宾馆才能接纳所有的游客。尼雅达斯说,建酒店容易,问题是,奥运会以后怎么办?奥运会以后雅典并不需要这么多酒店,而它们的闲置,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结果,雅典没有为奥运会新建任何酒店,而是通过两个渠道解决住宿问题。一是动员有能力的市民出租民房,接待游客;二是借助希腊作为船国的优势,用9艘豪华游轮安排部分客人的住宿,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玛丽皇后二号”。据说,这艘游轮仅服务生就有4000多人,能接待7000人吃住。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参加雅典奥运会期间就住在这艘游轮上。尽管游轮停泊的港口离雅典市区很远,大约是天津到北京的距离,但是由于地铁一直修到了海港,加上有奥运快车道,所以游客进城游玩或观看比赛还是相当方便。
但是,这事后证明非常成功的两个举措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们与希腊一些现行法律和规定有矛盾。比如,根据希腊法律,出租民房,租期不得少于3年;而在游轮上的所有消费,都要纳税。尼雅达斯说,这两项规定对来观看奥运会的游客都不尽合理,也势必影响奥运会期间对游客的接待。为此,他和他的同事作了大量工作,说服希腊立法机构修改了有关房屋租赁的法律条款,并反复与商务部沟通协商,免除了对游轮上食宿和服装消费的征税,而只对烟酒征税。如果缺乏对国际惯例的了解,事先没有预见到可能发生的问题,雅典奥运会的成功很有可能会打折扣。
由于凡事都在事前考虑周到,有所准备,所以尼雅达斯自豪地说,雅典奥运会“没有发生任何”他没有想到的意外。惟一出乎他意料的,是美国一家大新闻媒体,在雅典奥运会结束之际公开为他们过去对希腊这样一个小国主办奥运指手画脚的不恰当批评表示道歉。“美国和所有外国新闻媒体对雅典奥运会的报道都很积极,”他说。
尼雅达斯强调的另一点,就是全国对奥运会的认同。“在希腊,2004年的奥运会不仅是雅典的,也是全希腊的。雅典周边四五个城市都承办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或协助接待客人,”他说。他认为,这种对奥运会的普遍认同,也是奥运会成功的重要保证。
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这位总监执行国际奥委会规则的一丝不苟。根据规定,在雅典奥组委就职后,他就必须同自己的家族企业脱钩,不再管家族企业的经营。这一点,他严格做到了。“组委会的工作让我也没有精力再去管别的事,”他说。另外一点,就是奥运会所有的比赛,都不能赠票,必须如数售出。尽管柳元是尼雅达斯在哈佛的同学,又是多年好友,但是柳元在雅典奥运会期间观看的所有比赛包括开幕式的票,都是自己掏腰包买的。
北京的公交车不该如此肮脏
谈到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第一次到中国来的尼雅达斯说他还讲不出什么意见。但是他接触过在雅典奥组委实习的一些中国官员。“他们都很年轻,外语非常好,热情高,干劲足,学习很认真,”尼雅达斯说。“惟一欠缺的是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他说,总有一些临时发生的问题,是规章或合同中没有写到的。这时待层层请示再作出决定,不仅耽误工夫,而且也会影响你的服务质量和信誉。
尼雅达斯相信以中国的规模和实力,“北京的基础设施等硬件肯定比雅典强”。问题是,“你的服务是否能与这些漂亮的基础设施配套”。到北京的第一天,他就注意到这个城市很多公交车身上的污垢。“像北京这样将要举办奥运会的大都市,公交车不应该这样肮脏,”他直言不讳。他指出,奥运会主办者的“眼光应该越过奥运,看到奥运结束以后的远景。看到它能给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带来什么,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文化和政治上的。”
尼雅达斯还在等待雅典奥运会收支审计的最后结果。“如果有赤字,支出大于收入,那奥运会也不能算成功,”他说。不过,他说,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收入大于支出”。而且,雅典和希腊已经开始享受奥运会的直接成果:只有1000万人口的希腊,每年要接待1300万旅游者,但是过去他们很少有人会在雅典逗留。“奥运会后,来雅典并过夜的游客骤然增加了,”他说。
希腊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强国,但是雅典奥运会的成功照样让希腊人扬眉吐气。希望尼雅达斯带来的经验,能对北京2008的成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