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奇云 杨丽君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一个由高层政治家、商界领袖和学术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在近日公布的一份题为《应对气候挑战》的全球气候调查报告中指出,在10年或更短时间内,持续升高的全球气温就会达到临界点,这将引起大范围的旱灾、农作物歉收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报告惊呼:全球生态灾
难的降临已经进入倒计时!这份报告由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美国发展中心和澳大利亚研究所合作完成。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负责人拉金德拉·帕乔里担任该报告科学顾问。
全球变暖时间表公布,2070年将有灾难性后果
“避免气候恶化国际会议”2月1日开始在英格兰西南部城市埃克塞特召开,德国研究气候变暖领域最著名的研究小组、波茨坦大学“气候影响”研究小组的成员比尔·哈里于2月2日公布了一份全球变暖可能引发灾难的详细时间表。这份时间表首次总结了在未来100年内全球温度上升预计对生态系统、野生植物、粮食生产、水资源和世界各地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据报道,这份时间表是经过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机构共同合作而成的,第一次详细列举了气候变暖的速度和带来的影响。
根据这份时间表,在未来的25年,气温将比1750年前高出1摄氏度,届时,所引发的生态系统灾难将初现“狰狞面目”。到本世纪中叶,世界温度预计将比前工业化阶段的温度高2摄氏度。这时全球变暖的负面效应开始变得非常明显。
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会让生态系统遭到“可怕的打击”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意味着什么?参加埃克塞特大会的科学家比尔·哈里称,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2摄氏度的话,会让全球生态系统遭到“可怕的打击”。
哈里说,气温上升如果低于1摄氏度,破坏力会普遍比较低,如果高于1摄氏度,破坏力就会急剧上升,那些脆弱的生态系统尤其无法承受。譬如,南印度洋的珊瑚礁、澳大利亚的高地森林、南非的台地高原、北冰洋和中欧的山脉的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灭绝物种的数量会急剧上升。
报告已经预测,全球气温可能在2026年~2060年之间突破上升2摄氏度的“安全底线”;全球气温的增幅也不同,北纬60度的增幅可能高达3.2~6.6摄氏度。
科学家们称,这会导致北冰洋的冰融化,北极熊、海豹和海象会濒临灭绝。并且,北极圈的冰雪融化会对全球造成灾难性打击。譬如,哪怕仅仅格陵兰岛的冰冠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就会上升七米,孟加拉国、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菲律宾和荷兰等地的大面积陆地会被淹没,数亿人的生存会受到威胁。
哈里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威胁,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冰山融化速度正在加快。譬如,在南极半岛,冰山融化的速度是过去几年的六倍。
生态灾难倒计时,气候变暖距临界点仅1.2摄氏度
《应对气候挑战》的报告指出,当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即1750年时升高2℃后,引发灾难的临界点就会出现。全球平均气温至今已升高0.8℃。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被认为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全球气温升高两摄氏度之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40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目前的二氧化碳浓度是379ppm。而达到400ppm的水平只需要短短的10年时间。由于变暖趋势一直没有停止的迹象,目前人类距离地球生态灾难发生的危险临界点只有1.2摄氏度了。
在指出人类面临生态灾难的同时,报告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环境改善举措。报告呼吁西方8国集团在2025年之前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其四分之一的电力,并同时敦促这些国家在2010年前将低炭能源的研究经费再增加一倍。除此之外,报告还呼吁发达国家联手印度和中国两个能源消费大国组建全球气候集团。报告同时呼吁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重新考虑加入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
调查报告得到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大力支持
据悉,这份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得到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支持。在调查报告完成之后,布莱尔表示,他将利用英国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以及8国集团主席国的机会,推进西方国家改善气候政策。英国前交通大臣斯蒂文·拜尔斯是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之一。他在形容这份报告内容时说:“这是一枚正在嘀嗒作响的生态定时炸弹。”
据悉,自京都大会以来,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0%。为此,英国首相布莱尔指出,美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如果美国不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世界各国遏制全球进一步变暖的希望将变得极为渺茫。
他指出,全球变暖也已经影响和破坏了美国人自己的生活。
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经过紧张而艰难的谈判,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说来,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去年3月,欧盟环境部长会议批准了《京都议定书》。6月,日本政府也批准了《京都议定书》。至此,批准议定书的国家已超过55个,但批准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6%。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后来,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责任编辑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