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教的甘露沐农家 ———关于发挥农广校“科教兴农”作用的思考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市农广校自建校20多年来,虽然先后培养出3万多名农业科技人才,并对80多万人次的农民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但它面临的形势与所担负任务的矛
盾也日益突出,在当前“科教兴农”的大背景下,农广校亟须改进管理体制与机制,才能进一步发挥出更大作用。 农民文化水平低下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农业在“入世”后应尽快实现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与世界接轨。但是,无论是标准化还是产业化,都离不开农民文化水平高低这个根本。
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在我市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7%,中专及高中以上仅占13%。这些老庄户“把式”对农业高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几乎一窍不通,使农业生产处于只能“人家种啥咱种啥,照葫芦画瓢”的尴尬境地,盲从性很大。
那么,国外农民的文化水平又是怎样呢?资料显示,美国的农场主们50%以上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中不乏硕士、博士、研究员等高文化层次;欧洲发达国家的农民80%以上受过农业职业教育;日本的农民85%是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农村管理人员则都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之下,我们的劣势非常明显。在如此低的科技文化背景下,推广势在必行的标准化、产业化,肯定阻力巨大。
农广校困难多多
据介绍,我市目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有12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是科教兴农的着力点,也是工作的难点。但是,担负着科教推广重任的我市农广校系统却举步维艰。
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队伍不足。在十年前的改革中,我市仅有郊区五市和城阳区保留了农广校的建制,全市农广校系统仅有在编办学人员58人,因为市农广校和胶南、胶州、莱西3市的农广校都是差额拨款单位,有一半以上教职人员的工资及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和住房补贴、公积金等社会福利得不到保障。虽然广大办学人员任劳任怨、一人顶两人用,但是离广大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仍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二是经费缺乏。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有政府、财政、劳动、教育等各有关部门的强力支持,方能办好这项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我市农广校系统每年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多达10万人次,到目前全市已有150000农民已获得“绿色证书”。可是各级财政下拨的农民培训经费少得可怜,全市的总和仅仅用于材料的印刷还不够。由于经费限制,很多事情苦于“无米下锅”,想干干不了。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达到70%,而青岛才刚刚达到56%,这还是在全国比较先进的水平。造成如此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经费奇缺,这也是我市开展大规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亟须疏通的瓶颈。
软件硬件都需强化
农广校承担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既然是公益性事业,那么就应加大农广校在硬件与软件建设方面的力度,使其真正具备干好这件大事的能力。
在软件建设上,国务院、省、市政府都有明文规定,因此,应该将农广校的办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农广校的办学资金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长。同时,要千方百计稳定教师队伍。有关专家提出,在农广校的软件建设上,应该恢复其全额拨款预算的编制,不应让他们再继续充当现代“武训”;在硬件建设上,要整合各类农村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将农广校的基本建设列入农业基本建设规划,为学校拨出专项建设资金,加强学校的基础建设,切实解决农广校的办学基础设施、电教设备、交通工具、实验场所等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市农广校系统已建成的卫星网络教学体系应抓紧完善配套,充分发挥作用。本报记者梁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