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职业拍卖师仅4000多人,平均年薪10万至50万元,这绝对是一个惹眼的职业。
让人热血沸腾的拍卖场,众人瞩目的拍卖台,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暴露在无数焦灼的目光之下,指点局势的时候,他们决定了一切,槌音将落的瞬间,他们就是王者。
谁不想试一试这样过瘾的职业,谁
不想在平淡的生活中多一点激动?来做拍卖师吧,来做拍场的灵魂。
流连在一场又一场拍卖会现场,向一个又一个骁勇善战的拍卖师行完了注目礼,不禁对这个已经成为本世纪时尚职业的行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说这是一个连各国签证官都会一路大开绿灯的职业。
那么成为一名拍卖师,需要经过哪些阶段?通过何种考验?要做一名好的拍卖师,是否要比别人具备更多的能力并经历更多的磨练?职业前景如何,生存现状如何?这些都成为今天我们的兴趣话题。
拍卖专业初现高校
尽管我国的拍卖业已有20年历史,但一直到2000年前,国内大学中并没有一个正式的拍卖专业。“没有人有这个概念,”一位资深拍卖师回忆道,“干我们这行的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一般都是先跟拍卖行有接触,然后忽然就动了念头,被怂恿到这条路上来。”
最早嗅到这块市场“肉味”的是南开大学,2000年,南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首开拍卖典当专业。2003年6月,当这68名学生毕业时,成为了全国首批科班出身的拍卖师,全国70多家拍卖行和典当行发出了200多个用人需求信息。除26名继续深造之外,余下的几乎可以有1:5的选择权。
与此同时,2001年9月,上海市纺织工业职工大学与上海市拍卖行业联手开设了第一个拍卖专业化方向的大专班,招收90名学员。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经济政法系也于2004年获得有关部门批准,首次试点招收拍卖专业学生,已录取的30多名学生全部是高考录取线上第一志愿的考生。
南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现已改名为滨海学院,2004年他们的第二届拍卖典当专业毕业生也都全部找到接收单位,顺利就业。该校老师表示,拍卖行业在中国属于绝对的朝阳行业,现在全国缺乏经过系统性学习相关知识的拍卖师,他们的学生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再加上学生毕业时都可以拿到拍卖行业从业资格,因此很受拍卖公司欢迎。
入行门槛年年上升
据中国拍卖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共有拍卖公司3000家左右,拍卖师数量为4000多人。因此除了那两百多名科班学生之外,更多的人是通过自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来实现做一名拍卖师的梦想的。“我们这行跟律师类似,只要通过资格认证就可以上岗。”要想成为一名具有国家承认资质的拍卖师,首先要具备大专以上的学历和在拍卖公司工作两年以上经验,还要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原理以及《拍卖法》和其他与拍卖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拍卖理论、拍卖技巧等专业知识也同样不可或缺。考试合格颁发证书,否则考试合格的科目成绩保留两年,不合格科目在两年内允许补考两次。
据悉,为了提高拍卖师的准入门槛,拍卖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录取比例历年来一直在下调。但对于考试,参加的人意见较大的倒不是这一点,而是成本太高,全国仅设了北京一个考点,每年一到5月和10月的考试期,无论你是远在广东还是新疆,都得集中到北京来。
优秀人才缺口大
对于拍卖师这样一个不太为人所了解的行业,它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职业前景如何,都值得我们仔细琢磨。
去年8月,四川苏富比拍卖公司的董事长就曾为开出高薪也招不到拍卖师而犯愁,”12万元年薪招聘拍卖师“的广告打出去一个月都没什么回应,只得再次打出广告,最终只有三四个人来报名,但都不符合招聘条件。据悉,招不到拍卖师的并不只是苏富比一家,此前重庆几家拍卖公司高薪到成都去招聘,也未能如愿。
目前全国共有拍卖公司3000家左右,按照《拍卖法》规定,每个拍卖公司都至少有一名拍卖师,而且一个公司拍卖师的数量是公司实力的一项体现,一个3A级的拍卖公司至少要求有3名拍卖师。而眼下我国的拍卖公司数量不多、规模偏小,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拍卖行业发展迅速,公司的增加势必带来对拍卖师需求的增大。
有业内人士举例表明,从近年拍卖行业的迅速发展上看,拍卖的物品不仅仅局限在珠宝、玉器、古玩等艺术收藏品上,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关停、并转、破产都需要拍卖,因此拍卖公司的规模势必逐渐扩大,数量也会明显增加。“拍卖师的数量在全国总体上有很大缺口,应该在2/3以上。现在不少拍卖公司高薪聘请拍卖师就是行业人才存在缺口的佐证。”
但业内也有相反的意见,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顾问郭长安就认为,拍卖师的人才缺口的确有,但对拍卖师的容量不会很大。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拍卖行业发展速度将会提高,但行业提升空间的余地并不大,由于拍卖物品基本上是具有价格不确定性且能够变现的商品,例如古玩字画、二手房屋等,这样的商品没可能突然增多,空间有限自然限制人才需求。同时,拍卖企业不可能像超市、制造行业那样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任职,公司规模一般都在1到20人之间,即使今后走向规模化,一个拍卖公司有5到10个拍卖师就足够日常工作运转了。
收入高要求更高
事实上,目前全国拍卖师的数量约为4000人,中国嘉德这样的大型拍卖行也只有6名拍卖师,所以将来拍卖师的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的确很难预测。但仅就眼下而言,拍卖师还处在紧俏期,其薪酬也呈现“见风长”的态势。
一个行业的薪资水准有多高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各个拍卖师等级和能力会有很大的区别,不过总的说来拍卖师的年薪在10万元以上,高的甚至达到了50万以上。据悉,在海外,拍卖师绝对是属于高收入群体。
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嘉德这样的大型拍卖行通常会与拍卖师签订长期固定的合同,拍卖师不可以参加其他公司的拍卖,因此薪酬是由固定工资和场次的提成构成。而一些大标的则对外邀请代表自己拍卖行的拍卖师进行拍卖,计酬的方法多是按拍卖师为标的的增值程度来计算。例如,可能是增值额的1%,如一块委托方预定参考价为1亿元的土地,可能起拍价为7000万,假设最后能够以1.2亿元拍出,则拍卖师代表其拍卖行能获得20万元的佣金,再次分成有多少就另外再计。当然,委托方事前也会详细研究市场,其预定的参考价一般与拍卖最高成交价不会出入太大,因此能赚多少佣金绝对是考拍卖师的本事。
素描
幸福的白手套
在拍卖界里,被授予白手套,是拍卖师的最高荣誉,它标志着一场拍卖会专场达到了100%的成交。
我国最早获得白手套荣誉的是高明德,他在2003年嘉德秋拍时主持了《集珍——三家藏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等中国书画》专场,当时的总成交额为1470万元,并且全部拍品成功交易。
拍卖师“四力”
体力:高强度拍卖一天要站七到八个小时,需要充沛的体力;
脑力:在熟记竞价阶梯的同时,还要与买家做心与心的交流;
眼力:大拍场内四五百人,竞投方式各异,拍卖师要迅速、灵敏地捕捉每一个细小变化;
口力:拍品数量多且竞争激烈,一天下来,要说万句以上的话。
拍前三部曲
1、认真阅读拍卖图录,将拍品的作者、名称等一系列信息逐一弄清,达到准确无误,避免场上出现错误。
2、观看拍前预展,对拍品进行最直观的了解,并初步了解藏家对拍品的反应程度。
3、与专家沟通,了解拍品的不同特点及专业术语,以便在台上与买家交流。
相关链接
拍卖不仅仅是“叫卖”
在上个月的中国嘉德迎春拍卖场上,记者结识了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拍卖师徐军,在那场“战斗”中他从头到尾面带微笑,却又自有一种威严的气势,以熟稔自如的姿态频频颔首,与买家进行有声或无言的交流。潘天寿的《如松石之寿》估价80万至100万元,然而在徐军强大的带动力和买家的超级热情应和之下,拉锯战在前排、中间、后座不断转移,大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最终以超出估价2.5倍的220万元成交。
“我已经主持了快一百场拍卖了,很多买家都成了好朋友,一个眼神就可以沟通。”现在站在拍卖场上的徐军虽然淡定从容,但回想起当年第一次主持拍卖时的情景,他仍旧记忆如新。当时拍卖的是100件邮品,上拍前一晚,从不失眠的徐军彻夜未眠,交织着兴奋和紧张。第二天上拍时就像新司机首次上路,左顾右盼一片茫然,站在台上看到的是人头攒动,竞投牌出没不定。并不是每个买家都举牌示意,有的点头,有的微笑,有的打手势,徐军要像捉迷藏般捕捉着每个买家的手势,一边还要想着竞价阶梯,一场拍卖下来精疲力尽。
“拍卖师应该是一个理智的指挥家,把握场内的节奏,既要平稳,也要有高潮;洞察场内的每一个细节,大到一次举牌、报价,小到一个眼神、微笑,都不能放过;在与竞买人愉快的交流中,轻松互动。”
徐军表示,有两点要提醒想入行的新人,“首先是做好思想准备,拍卖师的门槛越来越高,除了参加考试,具备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之外,即使拿到从业人员证书,筛选率也很高。再者,纵然有了拍卖资格也并不一定能立刻走上拍卖台,要具备控制一场拍卖的能力,这需要时间和经验。”
“拍卖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另一些拍卖师如此总结,“除了武器弹药、人口、毒品这三大类不拍,其他什么都可以进入拍卖市场,因此要求拍卖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拍品的来源和渠道都很复杂,所以要求拍卖师除了《拍卖法》以外,对于物权法、外贸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司法知识都要了解。目前拍卖师的从业方向分为艺术品拍卖师和资产类拍卖师,资产类的知识相对好学,而艺术知识则非朝夕之功,因此目前做资产类拍卖师的人很多,做艺术品拍卖师的就相对较少。
拍卖师不只是在台上“叫卖”,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也是拍卖行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同时能否把这些知识变成应变的能力,是一个拍卖师是否走向成熟的标志。一旦走上拍卖会场,完全是靠个人的经验、感觉,靠形象、手势来调整和把握会场气氛,影响买家的心理。在那时候,一个优秀的拍卖师既是一个指挥家,更是一个艺术家。“在拍卖台上的表现是多年职业积累的全部个人素质的迸发,包括熟练的拍卖技巧、丰富的拍卖物知识,甚至是专业的礼仪和发声训练以及体力、脑力、眼力的锤炼,一样都不能少。”
凡是亲身经历过大型拍卖会的人,相信都会认同这句话——“拍卖师是一场拍卖会的灵魂。”
特约编辑: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