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 题:陕西“金苹果”产业何以逆风飚扬
陈钢
新近出版的《半月谈》杂志载文说,陕西省目前是我国苹果种植第一大省。3年前,因为生产管理没达到国际标准,陕西“粉红女士”苹果国际订单不翼而飞,多少果农流下了失望的泪水。3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将果业确定为全省6大特色
支柱产业之一,大力推行果园生产管理标准化,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使苹果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逆风飚扬,年综合收入达百亿元以上,“土苹果”渐渐成为带动上千万农民奔小康的“金苹果”。
果树管理建“台账” 小生产连着大市场
黄土高原是世界范围内的苹果最佳优生区,黄土高原腹地的洛川县是陕西苹果基地县之一,目前全县拥有苹果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半月谈》记者最近在这里采访时了解到,果园管理建“台账”的做法折射出了许多老果农的新观念。
在洛川县旧县镇荆尧科村果农协会,办公桌上5本平平整整的《果园作物登记》并不起眼,但这却是苹果能否顺利销售的重要“凭据”。翻开这些本子,可以看到各家各户果园上肥、用药、药用器械管理等方面的详细记录。荆尧科村果农协会会长刘有明介绍说,荆尧科村是陕西华圣公司建立的苹果出口欧洲生产基地,从两年前开始,全村1000多亩苹果按照“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生产管理,果树建“台账”就是一项基本要求。
洛川县果业局局长安金海说,根据“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每个园内必须修建厕所,粪便也要清除掉。采果人员采果前必须洗手;手有外伤需包扎后方可继续工作;不许在采果区吸烟、吃饭;果农采果要有健康许可证。
荆尧科村党支部书记荆安民说:“这些要求果农都能做到,最近连续两年,村里的苹果通过陕西华圣公司给欧洲大批销售,检查和抽查中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在陕西省苹果产区,像荆尧科村一样的出口苹果基地还有很多,仅洛川县就有14个苹果专业村通过了欧盟或加拿大的出口认证。目前陕西全省通过外国认证、按其要求进行生产的水果面积达到40万亩,2004年陕西最大的苹果销售龙头企业华圣公司向欧盟国家出口苹果1.5万吨以上。
苹果价低果农急 县长叫卖暖民心
“旬邑苹果个儿大、质脆、无公害,请大家品尝”,在最近举行的“果乡旬邑行”活动中,面对上百名应邀前来的果商,旬邑县县长兰孟偃又一次做起了推销员。兰孟偃说:“旬邑是农业县,苹果是支柱产业,逢人就介绍苹果,已经成了我的习惯。”
2004年陕西上千万果农迎来了苹果大丰收,苹果总产量550多万吨,比上年增长10%。与此同时,全省25个苹果基地县普遍意识到,“果香也怕巷子深”,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扩大知名度是发展苹果产业的重要条件。
2004年9月在西安举办的“东盟-中日韩果品企业家圆桌会议”上,洛川县、白水县、富县、澄城县的县长都像苹果商贩一样纷纷亮出了推销招数。澄城县县长吴蟒成还说起了特意编写的快板书:“澄城老哥卖苹果,讲究实话要实说;澄城苹果有特点,而且特点最明显;个儿大,分量重,袋子你就提不动;红扑扑的颜色真好看,好像姑娘的红脸蛋……”
白水县县长孙矿玲认为,前些年陕西苹果价低滞销,出现了“粉红女士”苹果丢失国际订单的遗憾。近两年,通过政府与果农一起努力,陕西苹果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了较强的竞争力。
政府不应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县长吆喝卖苹果到底有没有必要?旬邑县县长兰孟偃说,根据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苹果销售从果农地头吆喝发展到地方政府的“市场吆喝”、“品牌吆喝”,是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提升。
政府有为 市场点头
2004年10月初,因红蜘蛛虫害影响而一度中断的加拿大市场恢复对陕西苹果开放,这意味着全球最挑剔的苹果市场终于全面接纳了陕西苹果。至此,陕西苹果已经进入了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陕西苹果出口比上年增长30%以上,果品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此外,陕西省18家果汁加工企业2004年生产的果汁浓缩汁达到27.6万吨,全部出口海外市场,占全球浓缩苹果汁贸易量的1/3。
陕西省果业局局长王振兴说:“前几年因为苹果价低滞销,陕西出现过大面积的砍苹果树风,苹果面积从全国最多的800万亩降至500万亩。经过近几年调整,全省苹果面积又上升到了640万亩,苹果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25%和世界产量的8%,而且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同。”
在陕西省政府的推动下,全省果农技术培训和关键技术推广工作进展迅速,仅2004年就培训技术人员和果农160万人次,苹果优质果率达到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陕西省副省长王寿森说,为了加快陕西果品走向国际市场,2003年5月,陕西省政府还和国家质检总局签署了《关于促进陕西水果、果汁出口的合作备忘录》,为扩大陕西省果品出口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陕西省果业局局长王振兴说,从2004年开始苹果种植不用再交特产税,苹果已经成为陕西农民受益面最大的产业。
特约编辑: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