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国外学习经历 越来越多的青岛高校送学生走出国门
早上8时,在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刘镇被闹钟叫醒,他迅速起床、刷牙、洗脸,开始一天的学习。在他当天的日程安排上,两节课的机械设计,两节课的经营与管理,下午是自修时间。
“
累,比在国内累多了。”谈起在德国的学习生活,刘镇一个劲儿地喊累。虽然一天只有四节课,但每门课都会留下大量的作业。“大概是1:3的比例吧,就是上1个小时的课,就要花3个小时的时间来自修。”而在来德国之前,高强在青岛科技大学一般每天要上6节课,只有晚上的几个小时是用来自己学习的。
和刘镇一起到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共有20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来自青岛科技大学。他们将在这里学习两年的时间,两年后,如果他们修满规定的学分,可以得到青岛科技大学和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的双学位。
对于刘镇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全日制本科生拥有国外的学习经历(不同于高校招收的非学历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学生)并拿到国外高校的学位,这在几年前的青岛高校还是一件仅限于想像的事情。但随着中国加入WTO,青岛的高校越来越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质量,应对来自更高水平学校的挑战,给学生注入国际化的视野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不断地请进外教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知识水平外,把学生送出去也是个好办法。
“要想让我们的产品(学生)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就要让他们有国际化的视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给他们提供海外的学习经历。”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陈锐这样表示。
2004年11月,海大在教育部的撮合下与德国基尔大学、不莱梅大学达成了一项为学生提供三学位的研究生教育课程。这个依托于中德海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中心的项目采取的是“1+1+1”的模式,即中国和德国各选30名研究生,第一年在本国上基础课,第二年到对方国家进行学习,第三年回国写毕业论文。在完成论文并修满三方认可的学分后,学生可拿到三所学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这只是2004年青岛高校向国外送出学生的一部分。青岛大学2004年有近100名学生前往美国、韩国、澳大利亚进行学习,这些学生有希望成为该校第一批拿到国内国外双学位的学生。
青岛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周晓丽说,2004年,青大与一些合作的国外学校达成了互相授予学位的协议,“以前也有一些学生出国进修,但他们只拿学分,不能拿国外高校学位。今年这些授予双学位的项目,大都是在以前合作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把学生送出去,对青岛高校来说不仅仅是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这么简单。陈锐说,要与国外高校互相授予学位,首先要在课程体系上对接。这有助于国内高校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国内高校的教学改革。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的院长李庆领,作为在青岛最有代表性的项目,这个学院已经向德国输送了三批学生。这些学生将在德国学习最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并有可能进入帕德博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中德科技学院成立三年来,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到了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培养了自己的师资力量。”李庆领说。
李庆领的确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中德科技学院是本科三批招生,每名学生交纳的学费是在1万元左右,而普通本科生交纳入学费是4千元左右。加上德国方面的投入,中德科技学院不需为学生出国支付额外的费用。
但费用对陈锐和周晓丽来说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涉及到让什么样的学生出去的问题。”陈锐说,虽然出国学生的选拔标准是成绩优秀优先,但依现在海大的财力,还无法保证让最优秀的学生出国,而只能让优秀并能负担得起国外学习生活费用的学生出国。
周晓丽也认同这种观点,“学校不可能承担那些出国学习学生的费用,只有让学生自己掏钱。”
但并不是所有优秀的学生都能负担得起相对高昂的出国学习费用。在青岛高校,还有10%到15%的贫困学生接受各类补助,其中不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由于2004年只是青岛高校将学生送出国门的起步,所以大多数项目是双方互免学费和生活费。但随着此类合作项目的增加,高校也要面临更艰难的选择:是保证最优秀的学生走出去?还是让那些能负担得起费用的学生走出去?青岛日报记者赵笛
特约编辑:张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