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很多导师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求硕士生做到?”。面对越来越多的高校一刀切地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现状,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中国青年报》1月31日报道)。
可就是有很多高校,对研究生们提出了不少导师都难以做到的事情。“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均应以第一作
者身份,至少在核心期刊或学位委员会认定的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 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许多高校都有这样或类似规定。有报道说,因没在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复旦大学2003年研究生毕业的张某至今没有学位证;史某也是因没能发表一篇论文,毕业至今未拿到学位证。写论文成为他们现在生活的重心。
究竟有多少学子因未能发表论文被挡在学位门槛外,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统计,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使全国现有的学术期刊全用来刊登研究生论文,也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研究生队伍的论文发表需求。何况,学术期刊也不可能将全部篇幅都用来采用研究生论文。因此,许多研究生因发表不了论文而拿不到学位也就在所难免。何况,有关法规也没有作出过任何学位与论文挂钩的规定,为什么诸多高校却对此固执己见?
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荒谬现象的背后,是对学术的评价被简单量化,而简单化的背后,则是高校的惰政。笔者以为,一些高校之所以明知故做,是因为以发表论文来评价学生的做法,要比全面衡量学生学习与研究能力来的简单。一个导师带那么多研究生,哪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了解研究生们的研究能力,以发表论文为评价标准,可以节省导师的大量精力。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做法为学校无限制扩招研究生开阔了空间,反正学校对研究生也不用怎么管理,到时候用发表的论文说话就行了。有,就给学位;没有,就不给学位。就这么简单,学校想招多少研究生都可以,还貌似公正,可谓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但就在某些高校不断开辟研究生生源、扩大财源的同时,也在伤害着研究生教育体系。课可以少上点,毕业论文可以随便点,但发表不了论文,谁也救不了你!于是,研究生们把发表论文作为学习期间的头等大事,为此他们可以忽视学习、研究与实践,可以明目张胆弄虚作假、花钱买版面。诚如华中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周洪宇教授所言,一刀切地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违背了教学的自身规律,也与研究生的学制改革背道而驰,当休矣!(青山)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