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中期,市场上买任何日用品或副食品,都得凭票供应,各类副食品极端匮乏。那时,我正在本市某海运企业的货船上干船员,成年累月航行于国内各港。除夕的年夜饭是船员们一进腊月门几乎天天都在议论的话题。当时船员的生活水平并不高,除国家规定的膳食标准外,副食品供应也和岛城居民一样
,每人一本副食品购买证,只不过不发给个人持有,而由船上负责副食品采购的三副负责,以便集中购买某种主、副食品,带回船上集体开伙。为搞好除夕夜的会餐,船长、政委没少动脑筋,先是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后又集中大家的意见,专门就如何办好除夕的年夜饭责成三副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为不辱使命,完成大家的重托,接到指令后的三副不敢怠慢,趁除夕之前船回青岛港靠泊装货的间隙,集中全船三十多名船员的副食品购买证,到码头附近的菜店购回了限量供应的带骨白条肉、二指宽的十几斤冰鱽鱼,外带一些白菜、萝卜等。待三副将购回的物品交到厨房时,船上的大厨张师傅便发了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年夜饭将就这些东西做吧!看来光凭票证供应的副食品,离一顿大家满意的年夜饭还有不小的差距。好在除夕前的那个航次,我所在货船的下一个目的港是胶东半岛的石岛港,当时,那里可是北方最大的渔港,船长又正是胶东人,那里的老乡、朋友不少。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航行,第二天我轮驶抵石岛港。凭着船长在当地副食品部门工作的几位老乡的关照,我轮又在那里购入了部分当时在本市根本买不到的年货,总算将年夜饭的物品置办齐备了!大厨张师傅可没少费心思,提前制订出年夜饭的菜谱:清蒸鱼、红烧鸡块、糖醋里脊…… 那年的除夕之夜,寒流骤至,瑞雪降临,整个石岛港笼罩在冰雪的世界里。船上会议室里摆下了三桌酒席,首先,船长代表领导向大家敬酒;而后大家共同举杯。几巡过后,大家敞开心扉,进而嘻笑嗔骂,真诚、友爱体现在年夜饭的会餐中。水手长老刘,趁着酒兴,摸过一把胡琴,一首散发着淡淡思乡愁绪的曲子飘荡在房间里,平日里蹈海斗浪的汉子们眼角都不禁有些湿润。 那年的年夜饭,冲淡了船员们除夕之夜的离愁别绪,我轮全体船员弟兄坚守海上生产岗位,直到正月十五以后,才由大连港驶回岛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