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王氏祖墓”和“芳名塔”(时报记者摄于1月25日)
安徽歙县 “王直墓”,风波再起。
1月
31日晚,浙江丽水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两名教师到歙县雄村乡柘林村,用自备的斧头和榔头,将“王直墓”墓碑两旁有王直名字之处一一砸掉,并将刻有12个日本捐资者名字的“芳名塔”砸毁。(日前,时报记者赶赴歙县对修墓的经过进行了独家报道)
昨天晚上,记者联系到丽水学院院党委宣传部长郭献进。他证实,丽水学院确实有邬伟民这名教师。对于邬伟民在安徽歙县的行为,郭献进说:“年轻人太冲动了,这是一种过激行为。不应该跑到安徽去做这样的事,表达个人意见,应该通过正当渠道。采取这样的行为,无助于事情的解决。”
江浙两教师砸了“王直墓”
一人用斧头砸一人用相机记录
1月31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师郭泉带着小斧头和小榔头来到歙县。这时,浙江丽水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师邬伟民已在歙县等了三个小时。当天晚上,两人来到歙县雄村乡柘林村。
两人发现竖立的墓碑上写的是“王氏祖墓”,就没有砸,“因为是人家祖墓”。在“王氏祖墓”两边的石碑上,出现了9处“王直”字样,这些字遂被郭泉用斧头一一砸毁,邬伟民在一旁拍照。
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写“芳名塔”,刻着12个捐资的日本人的名字。郭泉又将“芳名塔”的一角砸掉。
砸墓10分钟后,郭泉和邬伟民便离开了柘林村。
郭泉跟邬伟民私交甚笃,他们是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系的。据郭泉说,他在1月22日看到媒体报道时,搜集了关于王直的历史资料,认为王直不仅是一个倭寇,还是个汉奸,就萌生了去砸墓的想法。
而邬伟民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于1月31日上午到达歙县,在当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因为他认为王直在历史上尚无明确定论。在等候郭泉到来时,他买了一份当地的报纸,报纸上有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卞利教授的文章《王直:倭寇的中坚》,这篇文章说王直与日本倭寇勾结,在相当长时间内为害中国沿海居民。之后,邬伟民与郭泉统一了意见。
“王直墓”被砸毁部分暂不修复
记者从歙县雄村乡派出所值班民警处了解到,现在歙县公安局等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随后,记者拨通了雄村乡有关部门负责人方先生的手机。方先生说:“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啦,不能说是什么大事。”他告诉记者,砸墓的两名当事人已分别回到南京和丽水,目前柘林村不会对“王直墓”被砸毁部分进行修复,而是让它保持原样。
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歙县当地有关部门事先没有得知任何消息。昨天下午4点多,记者拨通歙县外事办主任吴克勤的手机。吴克勤说,正在开会,不便接受采访。晚上,记者再次拨通他的手机。他表示,对于此事现在只能“无可奉告”。
歙县副县长王德云、柘林村村委会主任程清海、柘林村前村委会主任罗玉莲等人的手机,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而在1月25日记者在歙县当地采访时还曾拨通。
复旦大学著名历史学者樊树志:这是重新评价王直的一个契机
昨天下午,记者就“两教师砸王直墓事件”采访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晚明史》的作者樊树志教授。
“这件事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樊树志教授言语间有点气愤。他说,王直是明代武装走私的海盗首领,不应该完全否定他。传统的看法都称他为“倭寇”,但从1980年代开始,国内历史学界对他就有了新的评价,在国外则更早。
樊树志说,由于明代实行海禁政策,中国跟海外的贸易只限于“朝贡贸易”,南洋诸国来朝贡的队伍中夹杂着一些商人,他们在宁波、广州等地与当地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民间进行海外贸易都是禁止的,这就迫使一些商人冲破海禁,最后发展成海上武装走私。
“王直的船队销往日本的商品有生丝、棉、书籍、中药材等,而日本没有什么商品,只能用白银交换。王直的海上贸易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大量白银,对明代资本主义萌芽起到了推动作用。”樊树志说,日本把王直称做“倭寇王”,但是打上引号,因为王直的贸易促进了当时日本的经济,日本人对他十分感激和崇敬。
樊树志说,历史上的倭寇有“真倭寇”和“假倭寇”之分,而明政府把来犯的日本人和一切跟日本做生意的人都称做倭寇,包括跟日本做生意的葡萄牙人。王直是“假倭寇”,他雇用了一些日本人,还将船上的中国人扮成日本人,这样一旦和明政府发生武装冲突,就可以将罪行推给日本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也是武装走私的海商集团首领,跟日本人、葡萄牙人做生意,他还娶了位日本妻子。郑成功有一半血统是日本人,也从事海上武装走私。如果将王直称做倭寇,那么,郑芝龙、郑成功不都是倭寇了吗?我们能容忍郑氏父子,为什么不能容忍王直?”
樊树志说,歙县王直墓这个事现在闹得这么沸沸扬扬,网络上、历史界的争论都很多,也许,这是重新评价王直其人的一个契机。时报记者 何炜宏 文/摄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