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有两颗交相辉映的星,一颗是海尔,一颗是许振超,人称“双子星座”。如今在青岛,不仅“双子星座”熠熠生辉,而且裂变出灿烂的群星。在“单位学海尔、个人学许振超”和“个人创一流业绩、企业创一流品牌、社会创一流环境”的“双学三创”活动中,青岛活力迸发,“绝活”越练越多,新品牌层
出不穷,出现了群星争灿的新景观。 “双子星座”光亮世界
不久前,海尔蝉联2004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并以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的骄绩跻身世界品牌百强。海尔人说,这是“学振超精神,创世界名牌”的结果。
当“双学”活动开展的同时,海尔人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我们焊接工人的焊接水平有松下的工人那么高吗?我们生产线长的组织能力有丰田的线长那么强吗?……最重要的是,“海尔”品牌有世界百强品牌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那么大的影响吗?这一比,海尔人找到了自己奋进的目标。
李少杰是海尔众多争创一流员工中的一员,面对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钣金生产线,他硬是将钣金线的节拍从25秒/台提高到创世界纪录的18.5秒/台。今年1月,李少杰和其他9位表现突出的员工被评为2004年度海尔功臣。在去年海尔此起彼伏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创新创效等活动中,海尔员工提合理化建议4万条,创经济效益7247万元。
在海尔员工大练“绝活”时,“振超精神”诞生地的青岛港750个班组班班都摆起了擂台,岗岗都开始大练“绝活”。他们搜集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各货种作业的最高效率,作为争创一流的方向和目标,班班瞄准行业一流、全国一流、世界一流制定了明确的措施,“振超精神”一下子激活了青岛港。在继“振超效率”之后,“显新穿针”“王啸飞燕”“义明千钧”等以码头工人命名的十大员工“绝活”成了振兴青岛港的“宝器”。
人人苦练“绝活”,个个争当“技术状元”,全面提升了青岛港的服务水平。去年12月10日,青岛港第3次打破世界纪录,将单船效率从381自然箱提高到473.78自然箱,“振超效率”一次提高了92.78自然箱。与此同时,青岛港3次刷新矿石装卸世界纪录,纸浆作业连续7次勇创世界第一。青岛港去年吞吐量超过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标准箱,迈入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之列。
高素质员工如雨后春笋
在青岛即发集团,人人都知道针织厂的冯兆启有一手“绝活”:对客户拿来的织布样品,他一看就知织法,一摸就知克重,一拆就知支数,一烧就知成分。冯兆启说:“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要学许振超爱岗、敬业、创新精神,练就岗位绝活,争创一流业绩。”
提起马学良,中国轻骑集团青岛鸿达厂的职工啧啧称奇,他创新摩托车曲轴连杆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10%,产品由此打入国际市场。
像冯兆启、马学良一样,在“双学三创”活动中,青岛全市1.7万个企业、上百万产业工人以及各行各业的员工开展了技术比武练“绝活”、争当“品牌员工”的活动。在一份十几页的青岛市专业技术能手申报明细表中,记者看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行各业的骨干、尖兵的拿手“绝活”:水质检测“一测准”、中药调配“一抓准”、公交线路“一口清”、“滴水不漏”焊接手、双手绘制解剖图、精锻齿轮“把握丝毫”……涉及了医学、机械修理、汽车驾驶、教育等数十个行业近200个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青岛全市有2300多个单位参加了以技术革新、技术攻关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创造和节约经济效益5.11亿元。全市参与各种形式劳动竞赛活动的职工达68万人次,参加技术练兵、技术比武的职工22万人次。全市涌现各类人才74.6万人,练出4000多项专业技术“绝活”,新培养技师、高级技师901人。
“双学”效应催生品牌青岛
去年8月7日,青岛五四广场格外热闹,青岛市直机关的64个部门,近千名公务员在这里向市民面对面地推介他们的54个服务品牌。今年1月底,记者走进青岛市政府办公楼,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真情相助”、人事局的“人诚事公”、妇联的“贴心娘家”……几乎每一层楼都可以看见醒目的政务品牌。
“市情信达”,是青岛市统计局在“双学三创”活动中创立的品牌。记者在统计局办公服务指南上看到,公务员们要实行“六个一”的文明服务:一个起立、一句问候、一杯茶水、一张笑脸、一声请坐、一份满意;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录入“一次准”,统计数据“一口清”,统计分析“精、准、快”。
学习海尔等企业创建品牌的成功经验,青岛市党政群机关大力创建机关公共服务品牌,以促进机关服务水平的提高。青岛市政务工作品牌“忠诚服务”叫响了忠心为党、诚心为民、尽心服务的口号,通过开展“快办理、快审批、快落实、提高效率”的“三快一高”活动,使全市12个区市、180多个市直单位、178个镇(街道办事处)实现业务流程再造,达到了行政效能快捷的初衷。
如今在青岛,练“绝活”创品牌活动方兴未艾。机关在创牌,个人在创牌,企业在创牌……“双学三创”点燃了每个单位、每个人你追我赶的热情,一个品牌社会正在形成。据统计,2004年,青岛“中国驰名商标”突破10个,“中国名牌产品”总数达到31个,新培育政务品牌50多个,还有23个青岛市服务品牌。新华社记者陈国军刘宝森(新华社青岛2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