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端木
媒体报道说,海南省长每天上网半小时,网络成为了解民情渠道之一。消息一出,全国网友多持赞赏和好评。
互联网络的意义和价值无须多言,互联网作为传递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的信息价值也早已无须论证。
在网络时代,官员会不会上网也是一种执政能力,而且,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执
政能力。能不能获得真实、高效的社情民意信息渠道,是直接关系到官员们“能不能打赢信息战”、“能不能不被扭曲了的民意控制”的重大问题。同时,各级官员的“上网能力”,也是建设中的透明政府和电子政府中官员的“基本功”。
正如江苏省委书记所说,“看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仅有个观念问题,还有个方法问题,方法正确了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怎样获取广泛而高效的信息渠道,就是一种值得深入思考的“方法问题”。
信息学认为,信息渠道是信息源的信息能否高效到达信宿、也即信息接受客体的关键,社情民意的信息到达官员那里,目前大多要经过繁杂的中间环节,经过官员秘书的整理,这些冗长低效的环节极易发生许多问题,也就是信息学上的“信道干扰”现象。也就是说,基层民意信息很容易被中间环节扭曲、变形甚至隐匿,官员们读到的基层社情民意信息,是经过层层“整理”“筛选”过的,这就使官员极易被“失真”和“变形”了的信息控制,从而无法做出更加准确合理的施政决策。官员级别越高,与基层之间的信息渠道就越繁杂,这种危险性就越大。
而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其开放性的结构使其成为一个非常高效的信息渠道。网络拥有web网页、E-mail、bbs、留言版、博客等多种传播样式,日夜涌动着囊括社会动态生活万象的海量的快速更新的新闻,网络言论更是在整体上具有超越任何传统媒体的尖锐性和自由度,所有这些,都为各级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了解社会真实民意提供了相对高效的渠道。可以说,每天上网浏览一下各大网站的新闻和评论,高级官员们就很容易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施政举措的真实社会反响,从而为行政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上网对于官员们来说就是一个值得琢磨“技巧”的问题。只会打开IE浏览器还不能算“会”上网,官员们应该掌握各大网站的访问方法、网民留言的查看方式、领导信箱的自主收取、论坛帖子的浏览方式、搜索引擎的简单使用等等“技巧”。如果只是按照秘书设计好的“设置”进行上网的话,那么官员的“上网能力”,准确地说,官员“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控制能力”就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官员也就不能算真正“会”上网。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