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听新闻中的人怎么说
对话背景
近两个月来,吉林省长春市18岁高中生一童退学开办“全国第一家青春期性心理咨询热线”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一童原名李瞳,家住长春市绿园区。
中国性教育滞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个话题让一个年轻人来做是不是太沉重了。为此,性热线开办以来,反对者就认为,一个未谙世事的小青年不仅无法承担起青少年性教育的重任,还是一个危险的行为。
对话动机
尽管社会各界对“一童热线”褒贬不一,“一童热线”却展示出了它的生命力,热线开办以来日最高量接过30多个。“一童热线”受到了越来越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的欢迎。目前,将近有100多名志愿者加入到“一童热线”里来,成为这个热线的志愿者。“一童热线”为何能热起来,一童的行为是想出名的炒作,还是发自他内心的创举?
1月30日,今报记者与这个18岁的男孩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经典语言
我的优势是咨询者的父母、同学、专家都替代不了的。因为我和咨询者是同龄人,了解他们的心态和困惑。在他们父母的保守意识里,性、早恋都是很可怕的字眼,他们不能和父母说。而专家的高姿态和高深的理论也很难让人信服。
今报:和你联系两个星期了,采访一直未能成行,你说你很忙,你每天都在忙什么?
一童:接热线、整理记录、看书、写作,自学高中课程,因为我准备考大学。但是,我把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性咨询热线上。
今报:打电话的人多吗?
一童:热线是24小时开。如果我有事不在家的话,我的朋友和志愿者会帮我接听。通常每天下午热线陆续开始多起来,晚上6点左右是高峰。我清楚地记得最晚一次热线是凌晨4点多打来的。
今报:打电话的都是什么人,问些什么问题?
一童:打电话的人年龄在13岁到24岁之间。他们多是初中、高中、大学的学生。他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是主要集中在爱情、恋爱、生理反应等青春期的困惑。
今报:开通“性心理咨询热线”,你希望给同龄人提供哪些帮助?
一童:我希望通过劝慰、互相交流、讨论,使有性困惑的青少年从阴影中走出来。
今报:面对这些问题你能应付得了吗?
一童:休学在家后我一直都在学习,每天都在充实自己。我请教性知识方面的专家、医生,到图书馆查找性方面的资料,参观各种性文化展出。虽然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我通过其他的渠道一样可以了解性。每一次接来访者的热线对我也是一个提高。
今报:你今年只有18岁,面对“一童热线”的出现,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一个没有性经历甚至是连谈恋爱都没有的中学生谈性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你能否把握住自己吗?你觉得一个没有性经历的人可以解答听众咨询的内容吗?
一童:没有这方面的经历恰恰是我的优势所在。因为我没有特别复杂的想法,我的内心特别的纯真。经历过性的人未必真正懂得性。我的优势还在于我和咨询者是同龄人,了解他们的心态和困惑。听众特别放心地和我交谈。他们想咨询的内容是隐私,在他们父母的保守意识里,性、早恋都是很可怕的字眼,他们不能和父母说。他们也不愿意去问一些所谓的专家,专家的高姿态和高深的理论很难让咨询者信服。我的优势是任何专家都替代不了的。
今报:你开办热线以后,很多媒体都关注你,你从一个高中生变成了一个小名人。身份的转变,你的感受如何?
一童:我什么感觉都没有。我做这件事只是我的一种呼吁。我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出名不会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就是一个平常的人,我的心态平和。出名了我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压力越大我的动力也就越大,我更有信心把我的事业做好。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