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12个月,如同12个需要穷尽心智走好的台阶,行进在这些台阶之上,不但要“步步高升”,而且要将步子迈得既协调又稳健。这一年,全市经贸将既处于加快发展的有利氛围中,又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于是,如何一方面成功化解不利因素,一方面充分借重有利因素,就成为决定今年我市经贸运行态势的关键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我市工业、商贸、金融和民营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增幅创6年来新高,利税、利润额为3年来最高,个体私营经济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站在2005年的入口处回望,2004年我市经贸工作的精彩表现历历在目。那么,2005年呢?
日前,市经贸委出台《2005年经贸工作指导意见》,对今年我市经贸运行趋利避害从而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详细规划。这一规划,实际上是精确指示今年经贸运行的风向标,引领我市经贸朝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朝着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目标,快速稳健地前行。
强化经济运行调控
青岛将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努力克服能源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竞争加剧等瓶颈制约,确保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加强预测预警。重点监控“十大”、“十强”等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对企业在投融资、生产、销售、效益等方面的情况,实行月监控、季分析,掌控经济发展总体大势。同时,定期发布经济运行月报,及时传报经济运行信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特别注重解决经济运行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防止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
加强生产要素的供求协调。突出抓好电煤供应,制定全市“十一五”电力发展专项规划,协调推进青岛发电厂、黄岛发电厂扩建工程的建设,完善电力迎峰度夏、度冬的错峰、移峰预案,及时掌握棉花、橡胶、石油、钢铁等重要生产资料供求情况,引导企业趋利避害。
发挥大企业的拉动作用。积极研究政策,鼓励大企业开发核心技术,并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向上下游产品延伸,带动中小企业提高配套率;加快发展“项目型”大企业,在石化、造船、集装箱等领域培育大公司、大集团,同时加紧培育大企业后备梯队,形成梯次发展的优势企业群体。
为大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有事快办”的原则,为销售额超过10亿元、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纳税额超过5000万元和中外500强在青投资企业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青岛将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以大项目为抓手,以大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分工有序、运转协调的产业体系,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着力抓好重点项目。着眼于全市重大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推进海西湾造修船、大炼油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搞好100个工商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的协调服务。同时,积极培育纺织服装、橡胶化工、农产品加工、机电、生物制药等民营经济重点产业,抓好1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民营大项目建设。
开展产业链定向招商。进一步做精四大专业经贸展会———第二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中外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欧盟企业合作会、中国(青岛)材料科技周和青岛国际时装周,提高定向招商水平。同时,围绕六大产业集群,推进造船、家电、汽车、钢铁、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定向招商,发展配套中小企业,拉长产业链。
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采取有关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重点推进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新材料、海洋生物与医药等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以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口,发展青岛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制造”。
壮大品牌经济。按照“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方向,培育品牌产业链。其中,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知名品牌为主体,争创国际名牌;以黄海橡胶、喜盈门、崂山矿泉水等企业为主体,扩张新进入国家级名牌产品规模;以颐中集团、华东葡萄酒公司、绮丽集团等实力较强的企业为主体,建立行业优势,力争用较短时间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争创国家级品牌;以亨达、金王等民营企业为主体,培育省级以上品牌;年内认定青岛以上名牌产品20个左右。同时,分步骤、有选择地恢复历史品牌,吸引外地品牌企业在青岛投资。
加强政策引导。编制青岛市“十一五”行业发展规划,提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等重点发展的产业导向意见;适应纺织等行业“后配额时代”要求,积极开展产业损害预警工作,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研究产业集群政策,合理解决产业布局跨市区而形成的利益分割问题。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扶持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做强做大,争取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比重、上缴税金占全市税收比重分别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
加强宏观引导。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明确落实工作目标、发展重点和扶持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优化人才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引进各类紧缺和急需人才。同时,建立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统计分析系统,对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跟踪监控。
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手续,落实民营企业在土地使用、技术改造、争创名牌、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张旗鼓地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创业,吸引外来人员和企业来我市创办民营企业。
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整合市担保中心,建立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年内新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0家以上,担保总额增长1倍以上,逐步形成以政府信用担保为中心、社会商业信用担保为补充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建立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服务体系。
实施民营经济“六百工程”。集中力量实施“六百工程”———重点扶持全市百强民营企业、百强投资青岛民营企业、百强科技型民营企业、百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百强外向型民营企业、百强个体工商户,争取全年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民营企业25家、过10亿元3家、过80亿元两家,分行业重点调控的30户骨干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以上,逐步形成骨干带动、梯次发展的中小企业群。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优化结构、强化功能为重点,完善提高商贸餐饮业;以增加数量、提升层次为重点,做大金融业规模,加快构建区域性服务中心、金融中心步伐
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继续推进服务贸易职能招商。重点抓好外资管理咨询、律师服务、会计服务、广告服务、旅游服务等项目的落实,确保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的服务贸易各个领域,每年都有两至3个项目引进。同时,突出区位优势,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节庆经济、会展经济为重点,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
加速提升金融业水平。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银行、保险业发展的意见,突出抓好金融规模、机构和产品“三个增加”;加快外向型、区域总部型金融机构的引进;大力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加快银行卡在旅游、医院、航空、铁路等领域的应用,在部分公用事业领域建设缴费“一卡通”平台。
进一步繁荣市场。加强工商、农商、银商、商商联手,积极组织举办各类名特优新产品推介、订货、博览会和跨国采购洽谈会;密切关注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大力发展新型商业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型经济形态;完善提升已建成商业街的功能档次,新培育6至7条商业餐饮特色街;深化“绿色早餐”和大众快餐配送工程。
健全城乡商业网络。完成市郊五市商业网点专业规划,加大全市7处区级商业中心建设推进力度,构筑市区两级商业网点规划体系。同时,通过改造、整合、新建等方式,加快培育建设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在市区培育建设20处集购物、餐饮、文娱、家政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商业示范小区。以县级市大型超市或购物广场为依托,推动中型超市进乡镇、小型超市下乡村,年内首先完成对全市16处重点城镇布点。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适应分销服务业全面开放的新形势,支持骨干流通企业加速拓展流通规模和辐射半径,推进物流建设,引进物流项目,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构筑我市大宗农副产品区域性价格形成中心和对日、韩外贸窗口地位;年末力争各类连锁门店达到4000处,实现销售200亿元,新型流通方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到30%。
加强财源建设
围绕财源建设抓调整、促开放、谋发展,实现思想认识、发展措施、目标考核“三到位”,财源增量、增长速度、发展后劲“三提高”,确保我市的财源基础不断扩大,财源增长点可持续增加,以增强全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突出抓好财源建设重点。突出大企业、产业集群、民营经济、服务业等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财源经济稳定增长。
改进财源建设管理模式。关注重点行业及纳税大户,及时掌握税收结构变化和税源流向,提出相应对策;突出服务业、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加强税收征管;健全经济综合部门与税收部门信息共享制度,引导诚信纳税。
研究并落实激励政策。对大企业实行税收增长奖励政策,对重点大项目、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实行财政贴息,对金融业管理机构、财税部门按规定实行奖励,对新引进的青岛辖区外税收贡献大的企业,按一定比例奖励企业经营者。
建立财源建设工作保障机制。建立完善财源建设目标责任制,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环境,形成促进财源增长的合力;按照“以增量保增长”的原则,加大财源建设奖惩考核力度。
深化“三绿工程”
以提高“菜篮子”商品数量和质量安全为核心,完善质量保障和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深化“三绿工程”———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
完善“菜篮子”市场运行调控体系。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完善“菜篮子”市场信息收集、统计分析、预测预警系统;强化本地货源调控,建立“菜篮子”重要商品货源信息库;落实猪肉、蔬菜、水产品等重要商品储备;加强产销衔接,建立区域间余缺调剂机制,保持三大批发市场蔬菜日均上市量130万公斤以上,市区猪肉日均上市量1800头以上,提高“菜篮子”货源组织和应急调控能力。
完善“菜篮子”商品质量保障体系。以蔬菜、猪肉、豆制品、水发产品为监测重点,进一步健全“菜篮子”商品质量监测体系,完善肉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引导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检测手段,实施标准化生产,创建5处“菜篮子”示范基地,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安全消费需求。
深化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适应承办奥运和国际化城市发展的需要,拓展“阳光食品工程”活动范围,加强采供平台建设,大力发展集团消费物流配送体系,支持骨干批零市场开展国家级“农副产品绿色市场”认证,力争年内创建“绿色消费社区”200处。(本报记者
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