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吉林省永吉县举办的一场特殊的集体婚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半个多小时的婚礼仪式,获得人们的赞赏,也引发了各种争论。
“艾滋集体婚礼”,苦涩爱情路上的甜蜜结果
1月18日上午9时58分,
吉林省永吉县青少年宫的礼堂里座无虚席。在热烈的掌声中,5对身着艳丽唐装的新人在悠扬的婚礼进行曲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些新人中,有1对夫妻双方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余4对夫妻中均有一方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夫妻交换信物、来宾代表致词、新人代表致词、鞠躬答谢各界……所有的程序均与正常婚礼无异。1000多名来自各界的人士参加了这场婚礼。永吉县居民奚英石说:“来参加这个婚礼就是觉得他们走到今天不容易,想看看他们现在是什么状态,给他们点鼓励。当看到他们互相给对方戴上红丝带作为爱情信物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激动,跟着流下了眼泪。”
尽管对艾滋病有了相当多的认识,也采取一些必要措施进行自我保护,但毕竟每天相伴的是一种传染性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这些身体健康者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今年53岁的新娘潘志琴说:“我和徐连坤能坚持到现在,纯粹是因为有感情。我也经历过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有段时间甚至想彻底放弃了,但如果真的分开了,他就会被社会彻底抛弃,我们俩也会互相想念。想来想去,我决定在这个时候拉他一把,愿意就这样和他一直到老。”
37岁的新郎张畅(化名)和他29岁的新娘李响(化名)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张畅因卖血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由于无知,他的女友李响也被传染上了。面对不幸和打击,他们选择了积极面对,经过10年苦苦相恋终于走到了一起。张畅说:“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最初对生活的恐惧没有了,现在我更多地感受到的是社会的理解以及女友陪伴我时留下的美好记忆,我又重新站了起来。”如今张畅夫妇已经参加了当地组织的“艾滋病患者自救家园”,着手描绘他们的未来生活。
他们需要亲朋的理解和支持
爱人的不离不弃,温暖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心灵,而来自亲人或朋友的问候和帮助,却是这些特殊家庭得以组成并笑对未来的信心源泉。
永吉县口前镇农民关景海是徐连坤、潘志琴的好朋友,在他眼里,这对夫妻虽然都是再婚,却是比较善良、默契的一对好搭档。关景海说:“我非常理解他们现在的心情,谁也不想得这个病,但不幸却偏偏叫他们摊上了。知道徐连坤得病后不久的一天,我就去他家看望他。当时村里传说,这种病传染起来很吓人,所以大家根本都不敢来,一看到他们就躲得远远的。像他得这种病的人,心里格外烦,心理压力那么大,如果这个时候再没有一个人去理他们,看不起他们,这两人就会被逼死的。”
徐连坤的邻居王桂琴说:“知道老徐得了这病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大家都不理他们了,这对他们的打击很大。后来,当慢慢了解了这种病后,大家更多地开始想到这两人的感受了。我们觉得在这个时候,应该用行动向他们表示关心,就在一个下午一起去了他们家。一进门像没发生什么事似的,唠东唠西的,把潘志琴激动坏了。”
潘志琴的大儿子谢东波说:“我曾经威胁过母亲,如果她不离开徐叔我就从村里搬走。但后来看到他们结合的决心一直没有动摇,我们做小辈的也就理解他们了。他们真的需要别人的鼓励和支持,希望人们不把他们当‘特例’来看。”
婚礼前后耐人寻味的变化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场婚礼表示理解,婚礼举行前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耐人寻味。
由于怕被拒绝收住,主办方在安排5对新人集中住宿时,根本没敢告诉旅店工作人员这些人是艾滋病患者。集体婚礼当天,5对新人的亲属没有一位到场祝贺。有的新人因为怕家人有想法,根本没把婚礼的事和家里人说;有的新人家人虽然想参加婚礼,但主办方却没有邀请;有的新人曾经坚决反对参加这次集体婚礼,更怕媒体报道此事后,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婚礼第二天,记者再次来到徐连坤、潘志琴家,在婚前还比较愉快地接受采访的这对夫妻的邻居和家人,此次却因为徐氏夫妇前一天出现在了当地的电视上,而以种种理由拒绝再次接受记者的采访了。
这场艾滋情侣的集体婚礼是永吉县健康俱乐部主办、吉林省《城市晚报》社协办的。婚礼当天,当地政府没有一位领导前往祝贺,记者私下了解到,原来是有关单位接到上级通知,这场集体婚礼应该以民间方式进行,官方出于各种考虑不便参与。最初准备与《城市晚报》社协办这场婚礼的永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婚礼举行前最后一刻决定撤出。婚礼现场原来准备的两只在大红喜字下紧紧握在一起的手的图案,也因“孤掌难鸣”而被匆匆撤下。
“艾滋集体婚礼”引发争议
这场特殊的婚礼该不该举行,从筹备时起就有各种争论。一些人认为,病魔阻挡不了爱情的脚步,勇气与宽容创造幸福人生。由过去艾滋病人不敢见人,到今天受到更大范围的支持和关注,说明社会对边缘群体的宽容与关爱,这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方平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固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而彻底消除艾滋病歧视,在精神上关心、支持、理解、包容更是他们最想得到的。这场集体婚礼在深层次上拉近了健康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之间的距离,让人们对他们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有人认为,我国婚姻法规定,患有医学上不适合结婚的病种绝不允许结婚。虽然艾滋病不在规定之列,但并不表示艾滋病人就允许结婚。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地方对于在婚检时发现的可能会终生传染给他人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医生在出具婚前检查意见时,都会写上“暂缓结婚”的医学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行为,举办艾滋情侣的集体婚礼更是不妥。而且当前社会对艾滋病人宽容度也并不高,让这些人频频曝光,也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也有人认为,既然婚姻法没有明确禁止,艾滋病人就有结婚的权利。既然现实生活中艾滋病患者也有正常人的性爱需求,就应有意疏导,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对他们的尊重与关爱。长春市一位姓柳的市民认为,这些艾滋情侣敢于顶着压力结婚,就是来寻求社会的承认和尊重的。事实表明,只有这种求得尊重和承认的愿望得到满足,社会才会和谐、安全。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沪生认为,尊重艾滋病患者自己的选择,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体现了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但应理性地看待艾滋病人与健康人之间的婚姻,艾滋病人在考虑享受自己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时候,也应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严格地讲,艾滋病人虽然可以结婚,但绝对不可以有孩子。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既然这些人有结婚的权利,也就应该有要孩子的权利,尤其是当夫妻双方中有一方身体健康的时候,很可能会有人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可能会生育出健康的孩子。当这些问题出现时应该由谁来监管?谁去对他们的未来生活负责?
(新华社长春“新华视点”记者马扬)
特约编辑:LUC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