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我省新昌县回山镇有一个600年古村庄,因为奇特的地质环境,16年前一场大暴雨后,已“行走”了5米多。如此频繁的“走动”,使得村里200多间房屋,大多有倒塌、墙体倾斜、开裂等状况。
为了保障800余名村民的安全,5年前,镇里开始
了将该村整体搬迁的计划,目前第一批安置房已建设完毕,到今年底将有一半的村民搬入新家,告别用竹竿撑屋子的古村生活。
16年前暴雨下出地沟
新昌县回山镇下山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当地地质专家介绍,该村至少存在600多年了,“是一个在半山腰上的大村”。
下山村共有200多户人家,800余人,曲径通幽,颇有几分神秘感。从山脚走到下山村,大约500余米,整个村庄成60度角,有一种威虎盘踞的气势,村民都说村庄的选址和建造很有“风水”,几百年来,人们在此安居乐业。
走进下山村,记者看到,古拙石块堆成的墙体,爬满了半人高的青苔,村道上的石块被踩得发亮,好像在述说着村庄的悠久历史。但眼前的景象,又流露出一种难言的苍凉:没有一处房屋不是扭曲变形的,许多墙体是靠毛竹支撑着,好像一移毛竹,房子就要散架。
一切的不安都缘于1989年夏天的那场暴雨。
该村每年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暴雨,但那年的暴雨过后,村民开始骚动不安。一位村民对记者说:“那次暴雨下出了很深的地沟,宽4米、深40余米,突然出现在村子中央,像一个黑洞。”一种不祥的流言开始在村里流传。
古村走了三五米
更多的村民开始关注起这块养育他们的土地。16年来,通过对山上草木和自家房屋裂缝的观察,村民发现村庄每年都在下滑,“下山”距离一般有两米多,有的房子甚至“走”了3-5米。
在一种村民无法明白的力量牵引下,村里已有59间房屋相继发生倒塌,数百间房屋不同程度被破坏,所幸大家早有防范,无人员伤亡。
但影响是灾难性的:成片的良田被分割成数块小田;房子屋里屋外都靠竹竿支撑;原先平整的道路变得崎岖、坎坷;村庄每户房子墙上,都标注着地质勘察部门的危房印签;为了逃避地质灾害带来的贫困,年轻人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留在村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随着年份推移,下山村快成名副其实的“下山村”。山脚有一个大水库,现在村民最担心的是:“这样滑下去,或许某天,村庄会跑到水里去了。”
小山村前身是一片海
16年前“大裂变”后,新昌县地质专家已有了权威结论:这是因地壳运动引发的地质性灾害,下山村所处山坡系玄武岩台地边缘地带,较容易发生这样的灾害。玄武岩岩层中的软弱夹层(粘土层、煤层、泥质夹层等)构成大型滑坡的滑动面,降雨、灌溉、农耕、切坡都会成为地质灾害的诱因。专家介绍,下山村远古时是一片海,后经历过无数次地壳运动,生成湖泊,最终又变为山地。
新昌县国土资源局矿管所所长王孝雄介绍,新昌地处山区,是我省地质灾害高发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县;近年来的地质灾害调查表明,目前有9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近8000人,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有4个,下山村已成为我省重点监控村。
新昌为预防地质灾害,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科学的做法。如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4大类: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由县政府、镇(乡)政府、行政村、专家、监测员等组成群测群防网络,凡危险性大,稳定性差,有继续活动迹象、灾情或危害程度严重的,对居民点或重要建设工程构成威胁的地区,实行24小时监测,对一些危险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修筑引水渠,以防水流冲击。另外,发展防护林加强水土保护,也是比较通行的办法。
村民建了四个观测站全天候监控
2000年,新昌县党委、政府决定,对下山村实施整体搬迁,但所有村民都表示难以接受。2001年初,新昌县政府组织专门人员来到古村,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2003年,镇政府为村民在回山镇的城郊接合部划出一大片宅基地建安置房,去年底,一期48套房子首先完工了。
但对古村有着深厚感情的村民,还是舍不得离开住了几辈子的老屋。记者采访时,一些观念较开放、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想法已有点松动,同意搬迁。
镇里考虑到搬迁后,村民的原承包地不变,但路远了,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为此镇里同意保留少量较安全的老房,供村民干活休息时用。镇里还决定调整产业结构,派农技人员指导村民改种苦丁茶树。
昨天,回山镇镇长朱亚兴告诉记者,现在,镇里又启动了二期安置房建设,预计到年底可以完工,届时又将有200多人可以搬下山。如果这两期工程都顺利的话,当地政府再做一批村民的思想工作,全村就都安全下山了。
在全部搬迁完的这段时间内,村民对地质变化高度警惕,建立了4个观测点,专人监测,遇到特殊天气,还要进行24小时值班。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