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岛民营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比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低了十个百分点,我市民营企业户平均注册资本不及广州的一半,甚至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市政协委员、青岛美高集团董事长李永兆说。
人们开始反思: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多个名牌企业让青
岛自豪,但独木难成林,以名牌企业著称的青岛,不能仅有几个名牌企业。
市政协委员、温州商人、新视界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峰说,青岛皮鞋曾经在全国有名,但南方民营企业发展起来后,青岛名牌皮鞋不仅在全国市场萎缩了,本地市场也被以温州为首的南方鞋“吃掉”了一大半。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青岛产业配套能力弱。由于缺少中小配套企业的支撑作用,不仅增大了青岛名牌产品的成本,降低了效率,而且使青岛丧失了一些曾经辉煌的名牌产品。所以,不能孤立地看青岛民营经济滞后的现实,而要看到,青岛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整个青岛经济实力的作用和影响。
“青岛以名牌著称,但到目前为止,青岛民营企业中只有两个驰名商标。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外国企业采取与中国公司合资、控股、收购等方式对中国品牌进行争夺。我建议政府能给民营企业中的品牌以更有力支持,让这些有能力做强的企业尽快做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李永兆说。
一些政协委员则认为,青岛小老板少,不仅制约了失业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也会制约青岛名牌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四大工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没有一大批小老板的成长壮大,恐怕难以变成现实。
政府在培育青岛小老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应做些什么呢?委员们认为:
其一,观念上不能偏大轻小。青岛之所以能在过去十余年中成长起一批全国甚至世界知名的企业,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发挥了强有力的扶持、引导作用。如果政府进一步加大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力度,相信青岛民营经济滞后状态不会持久;
其二,解决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比如民营企业融资难等,全国各地都存在,如果政府能在此方面做一些工作,青岛对全国范围内的流动资金就会更有吸引力;
其三,政府可搭建青岛民营企业对外交流的平台,组织一些经济交流活动,带领青岛民营企业家走出去、找市场。政府是船,让民营企业家们乘船出海;
其四,民营经济欠发达,青岛人的价值观受“重儒轻商”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要促进市民观念的转变,社会舆论作用重大。建议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作为名牌城市,青岛人应该有一种新的品牌意识,即品牌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枝独秀,品牌应该有品牌的生存环境,自然界的生物圈,有大树、有小草、有啄木鸟……自成体系。青岛应该建立自己的品牌生物圈,而欣欣向荣的民营企业将是这一品牌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市政协委员、北京雅志国际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邢雷说。(本报记者
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