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的孩子,练琴是很重要的一关。练琴不应该只强调苦练,拼命地练。那么如何才能事半功倍,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练琴效率?
首先,在拿到一首新曲子的时候,不宜马上就
弹,更不能上来就双手弹,如果这样做,看似是抓紧时间,其实不然。首先,我们应该想一想乐曲的作者、创作年代、环境,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曲子以及如何演奏。这样对乐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弹奏时心里就会有数了。如果过于盲目,熟练之后才去考虑这些问题,改起来就会很吃力,反而在浪费时间。
其次,在练习过程中,应该在一些自己认为指法容易混淆的地方标明指法。很多孩子认为这是小儿科,对此不屑一顾,其实并非如此。举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两个孩子同时弹一首曲子,其中一个识谱很快,一个上午便能双手合下来,但是她几乎每弹一遍的指法都不一样,而且十分别扭;另一个同学刚开始弹单手,在乐谱上写满了指法,编得亦十分顺手、易弹,两周后,这个同学的曲目顺利通过,而前者却还在改指法的过程中……因而若想提高练琴效率,标明指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再次,练琴,还要勤于思。毕达哥拉斯说:“早晨醒来时,问一问自己‘我应当做什么?’,晚上睡觉前,问一问自己:‘我做了些什么?’”练琴也是如此。如果总是一遍一遍漫无目的地傻练,即便练再多的时间也无济于事。每天坐在琴凳上,应该先想一想:我今天着重练哪首曲子?需要注意些什么?老师上课时提出了什么要求?弹完之后,再总结。由此循序渐进。宁可花一个小时去琢磨一句的触键、变化和音色,也不要花同样时间去从头到尾弹10遍。还有同学手上是在弹琴,脑子却不知在想些什么。有时弹完一遍后,竟不知自己哪里弹过哪里没弹过。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如果精力不能集中时,应马上停下来静一静,把杂念驱逐出去,重新投入音乐。毫无目的、心猿意马地练习,只会让你停滞不前,甚至后退;勤于思考、仔细钻研,才会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