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国泰村调查了十多家爆竹加工点,发现这些加工点都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氯酸钾生产鞭炮。不仅如此,这些加工点生产鞭炮已经形成了上药、插引信、结编、包装一条龙的生产模式。
在这个加工点记者看到,火药配制好后,工人开始上药。工人上药时格外小心谨慎,在搬运鞭炮时走路行动都很缓慢,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工人告诉我们,上药车间里十分危险,除了操作人员外,不允许外人进入。
记者:这是干什么?
工人:上药,(生产鞭炮)最危险就是现在。
上好药的鞭炮被送到另一个车间里插引信。
为了保证消费者燃放鞭炮的安全,《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鞭炮的引信引燃时间应当为3至6秒。但是在这个加工点里记者注意到,结编好的鞭炮的引信很短。
记者:这个引信太短了吧?
工人:短,短一点不好吗?不短,太长了不好。
记者:这个引信长度够不够?
调查人员:应当说不够,国家标准规定是3-6秒。
记者:它这个大概有多少秒?
调查人员:这个大概1秒都不到。
记者随机抽取了一挂鞭炮在远离加工点的空地上做了试验,还没来得及跑出安全距离,鞭炮就响了起来。
这些鞭炮加工点的老板也清楚使用氯酸钾生产鞭炮十分危险,那么为什么还要冒险使用氯酸钾呢?一位鞭炮加工点的老板向我们说出了实情,使用氯酸钾生产鞭炮不仅响声大,更重要的是价钱便宜。2002年以来,国家在鞭炮生产中推广使用稳定性较好、安全的高氯酸钾,代替氯酸钾,但由于高氯酸钾比氯酸钾每吨贵2000多块钱,村里的鞭炮作坊很少使用高氯酸钾。
老板:按照国家要求氯酸钾不可以生产爆竹,这个(我们)懂是懂,(但我们)做烟花爆竹的90%以上用的都是氯酸钾,烟花爆竹应该用高氯酸钾,用高氯酸钾成本稍稍高一点点,但燃放起来比(氯酸钾)差得远。
调查中记者注意到,村里的这些鞭炮作坊生产很不规范,在有的加工点里,成箱的氯酸钾被随意地堆放在地上,有的工人在厂房里随意地吸烟。而且这个加工点的生产车间和居民区混在一起,与隔壁的一家幼儿园相隔只有几米远。
在宾阳县记者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人员还对福林村、务本村和下何村的三十多家鞭炮加工点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这些鞭炮加工点不仅都没有任何合法手续,而且在使用氯酸钾生产鞭炮,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这些鞭炮加工点都在加班加点生产鞭炮。这位老板告诉我们,仅福林村一个村每天往市场上销售的鞭炮就有四五车。
记者:你们村一天产量是多少?
老板:每天都有四五车货。
在福林村的一家规模较大的炮鞭炮加工点记者看到,这里生产的鞭炮包装上没有厂址、产品的数量、规格,也没有燃放爆竹安全的警示语。老板告诉我们,由于这些鞭炮打着湖南产、广东产、贵州产的牌子,在广西、广东和贵州等南方市场十分畅销。
老板:什么地方的都有,湖南的也有,宾阳的也有。
记者:这个打的是广东的。
老板:这个是贵州的。
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人员随机抽取了宾阳县这些鞭炮加工点生产的二十一个鞭炮样品,对使用的火药、引信引燃时间、产品包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些鞭炮都不合格,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调查人员:从整体来讲,二十一个样品均含有氯酸钾,在引燃时间方面,最长的只有1.3
秒,短的只有0.4秒,像这么长的时间,特别是小孩燃放的时候,容易造成对人身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