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8人一起赴伊打工的陈波逃过一劫后感慨:伊拉克不是淘金地“春节到了。我也想回家”,本月21日在巴格达接受记者采访时,与8名被挟持者一起到伊拉克务工、但所幸未落入挟持者之手的陈波感慨万千地说。 52岁的陈波2003年11月来到伊拉克,先是在巴格达经商,后又到纳杰夫服
装厂做工。日前,因为工薪问题,他准备和8名目前已被挟持的务工人员离开纳杰夫回国。没想到先行离开的8人路上遭遇不测。 伊拉克不是淘金地
听说这几人遭绑架的消息后,陈波吃惊不小,也开始为当初贸然来到伊拉克的决定深深后悔。脸色黝黑的陈波对记者说,他是被骗到伊拉克务工的,此次伊拉克之行充满坎坷。
穿着土黄色方格短布质夹克,脚蹬黑皮鞋的陈波现在几乎整天都靠抽最廉价的香烟打发时间。他说:“当初只是想(赚钱)给自己的孩子找老婆,盖房子。在国内看到伊拉克打仗,到处是一片废墟,认为工作肯定好找,卖什么都挣钱。”结果,陈波等人被别人哄骗着来到伊拉克“挣大钱”了。
在没有做足市场调研前,一行人合伙出资购了一集装箱的电视机、消毒柜、定位扇、各类椅凳等在巴格达做生意,希望能“淘”到第一桶金。但是他们的商品不对当地人的胃口,一直没有销路。他们从国内进的煤气灶是双眼的,但伊拉克市场需要的是带烤箱的四眼煤气灶;巴格达夏天50摄氏度的高温下,他们想象中肯定畅销的竹凉席根本不管用。此外,由于语言不通,管理混乱,经营一直处于困境。
拼命打工为还债
生意亏本后,陈波没有立即回国。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又和另外8人来到纳杰夫服装厂重建工地。为了尽快挣到钱,还清当初为出国借的一大笔债,陈波开始在破旧的厂房里拼命工作。由于厂房年久失修,积了厚厚的灰尘,陈波的嗓子在开始的几天一直难受,吐出来的黑痰里都是吸进气管的灰土。就这样辛辛苦苦干了3个月后,陈波离开纳杰夫来到了巴格达。陈波说,到伊拉克后,很多事总是不如意,自己岁数不小了,但还是掉了好几次眼泪。
在巴格达,陈波和8人中的一些人就是否马上回国一事发生分歧。他们8人决定冒险从陆路离开伊拉克,而陈波和另1人留下。
祸不单行遭打劫
屋漏偏逢连阴雨。陈波20日夜里又在巴格达街头遭到打劫。当时,一群人围住陈波,假装要求看护照,然后把陈波的衣服口袋掏了个遍,搜走了他身上仅有的200美元。当他回到旅馆时,身上只剩下2000伊拉克第纳尔(约1.5美元)了。
说话间,和陈波同在纳杰夫服装厂工作的几名中国职工来见他们。这几人在得知人质事件后也深感遗憾,相互道平安后,他们当天匆匆前往巴格达机场,离开了伊拉克。
陈波说,春节快到了,想回家。但是国内欠的债还没办法还,这是他最苦恼的事。“别想这么多了,平平安安回国回家才是最重要的”,记者临走时劝慰这名在伊拉克经历苦难的福建人。据新华社巴格达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