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名优秀生享受“免考”,可有 20人拗不过家长,仍参加了考试——
又值期末考试时节,上海市不少小学改革学业评价模式,推出“免考”制度:优秀学生可以不参加考试;部分学生单科免考,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全部免考。但学校的这一
举措却在部分家长中遭到冷遇。某小学在600多名学生中挑选60名优秀生给予免考待遇,结果20名学生拗不过家长,仍参加了考试。
小学为何推出免考制?曲阳第四小学校长章本荣介绍,学校希望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业评价方式,淡化以一次考试分数评定学习优劣的倾向。平时努力获得真才实学,比期末突击得个好分数更重要。对于免考学生,学校慎之又慎,既参考平时成绩,又听取任课老师及同学意见,再经教导处审核,一般控制在学生总数的5%—10%。免考学生不必参加期末考复习,可以做他们喜欢做的事。
然而,当学校以喜报形式告知家长“您的孩子获免考资格”时,不少家长却乐不起来。有家长说,孩子已进入毕业班,今后各种升学考也能免吗?应该让孩子多接受考试训练,适应“临战状态”。即使是一年级学生家长也很看重考试,认为考试就是锻炼机会,怎能错过?有的家长尽管同意孩子免考,但坚持向老师要来考卷,让孩子在家“考”,并请老师评分。
教育界人士提出,学校要与家长多沟通,听取他们的建议,为改革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一些改革举措也需不断完善,如免考制推出后,学校可以为免考学生设计阅读书目,指导他们开展课题研究,为他们开设知识拓展讲座等,这样可能更易被家长接受。
据悉,近期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学校与家长意见相左的现象频频发生。小学取消期中考试、学校减少作业量、学校取消大面积补课等,都引发部分家长不同看法。
教育界人士认为,这一现象根源还在于现行升学制度,有关部门应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并监管一些“禁令”的落实。如初中招收新生,按教育部门规定,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选拔学生;但有中学借特色班名义,仍在选拔学生,给学生和家长造成相当大的负担。高中、大学升学考,也应探索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选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一次考试的压力。(记者
徐敏)
特约编辑:张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