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试并非上大学的救命稻草,近几年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并不乐观
●艺考过热不仅会给招生、就业带来压力,而且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资源浪费
●艺术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扩面”,以培养多边缘学科的艺术专业人才
受访人:梁文博,九届省政协常委,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
生导师
一年一度的艺术高考“热”到今年,已经到了“空前”的程度。14万多人的报考大军在寒风中彻夜排队报名,梁文博委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尽管“两会”已接近尾声,他还是和学院里的学术带头人商量着,把艺考过热的现状写进提案,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希望尽快给艺考怪圈寻求一条破解之路。
艺考热度“登峰造极”
刘英(以下简称刘):最近几天,济南街头突然涌入14万多人的艺术考试大军,几个考点都有考生昼夜排队报名的情况。艺术高考为什么会突然这么“热”?
梁文博(以下简称梁):近几年高考,参加艺术专业考试的学生逐年成倍增长,到今年已经发展至“空前过热”的状态。实际上,今年我省艺术类院校招生比例是“缩招”的,也就是说,在报名的14万名学生中,顶多能录取4万名,而那10万多名学生就成了“过剩”生源。截至今天,仅报考我们美术学院的学生就超过了6000人,而我们的实际招生计划只有100多人。
分析考生扎堆的个中原因,一是明年开始,艺术生高考的文化课要加试数学,那些已经参加过艺考而落选的学生,争着要搭这趟末班车。另外,今年我省艺术院校招生的时间首次早于省外院校,为了多考取几张专业合格证书,学生们往往会按省内外院校招生时间的早晚安排报考行程,驻济的这4所院校报名时间相近,加之对考生数量的预计和准备不足,就会出现我们看到的过度集中报名现象。
刘:为什么明知道录取率会降低,学生们却依然“知难而进”呢?
梁:我认为,造成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学教育部门盲目追求升学率而又缺乏合理的引导,有的学校将会考500分以下的学生全都分流到艺术班,“学艺术”成了“差生”无从选择的求学路。此外,学生和家长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片面认为考艺术类院校是上大学的捷径。
艺考热带来双重“折磨”
刘:考生们这样“受罪”,招考院校就不能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延长报名时间,或者采取异地网上报名等办法吗?
梁:这些办法都能实现,而且我们也已经采取了措施缓解报名压力。因为无论考生还是招考院校,都在遭受着艺考热的双重“折磨”,一面是考生为了求学不辞辛苦地奔波在各考场之间;一面是招考院校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求学机会,抽调所有人力布置考场、命题、阅卷。关键的问题在于,如果这种“折磨”的结果能给考生带来学习和就业的满足,艺术专业老师能桃李满天下,这种代价倒也值得。
事实却恰好相反,从我们学院以往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看,有90%的学生都从事了其他行业的工作。目前的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现在社会上对纯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可谓过于饱和,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越多,就业压力就越大,即使拿到了大学文凭,不能及时就业也会影响学生的前途。说得更深远些,对经济社会建设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艺术专业需要“扩面”
刘:既然艺考热令考生和艺术院校都这么疲惫,有没有一个从根本上缓解这种矛盾的途径,至少让学生们不再陷入这种“越是难考越扎堆”的怪圈?
梁:学生们的求学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解决艺考过热的手段,一方面在于科学合理的引导,不能“一推了之”,至少应该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选择艺术专业以后的形势。另一方面,作为我们艺术类院校本身,也应该从学科专业设置上进行结构调整,从适应国家和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出发,扩大专业涉及面,大力推进分类办学。如开设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电脑绘画、网络媒体等与传统绘画专业相关的多边缘学科,从扩充并细化专业设置上分流原来都集中在一个专业内的生源。同时,在教学质量考评上,还要根据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建立科学的高校人才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学校内学有所长,毕业后还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相关行业。
本报记者 刘英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