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里川
灾难具有无可名状的凝聚力。海啸发生后出现的国际援助热、8名同胞被劫持后国人表现出的众志成城,无不反映出这种凝聚力的伟大。
可是,近来在智利发生的一件事,却又让笔者陷入迷惑:3个年轻人在康塞森市的海滩边边跑边喊“海啸就要来了”,结果,这样一个拙劣的谣言却造成12000人
弃家出逃,混乱中,车祸频发,不少人被自己的亲人抛弃……
谣言所指的灾难是子虚乌有,但“谣言之灾”却实实在在地刺破了一座城市的脓包,本来这个脓包不容易被发现,笔者估计,它的隐藏甚至使这座海滨城市变得唯美,或者人情味十足。
人说谣言罪恶,笔者却说,人的卑劣罪恶。
问题出来了:难道灾难是没有凝聚力的吗?在这场“谣言之灾”中,亲情、社会的联系似乎都没有禁受住考验,灾难轻易打倒了一座城市可能的美好名声。灾难不仅没有使人们团结起来,反而暴露了人心的分离和社会结构的松散,这才是最大的悲剧所在。
接着的问题,与“社会质量”这个词联系起来,则是很自然的事。“社会质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即哲学意义上的“质量”概念,不同于“产品质量”概念,也不同于“生活质量”概念。学者吴忠民几年前在自己的著作《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这样定义“社会质量”:社会机体在运转、发展过程中满足其自身特定的内在规定要求的一切特性的总和。
既言质量,当然有高下之分,于是,高质量社会、低质量社会与介于中间地位的一般质量社会就有了比较。显然,把智利那座城市划进“低质量社会”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夸张。理由是低质量社会如若遭到外力的打击,极容易解组或被同化。
对康塞森市的盖棺定论让人汗颜。
我们正在矢志建设和谐社会,高质量社会理应是我们不可动摇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付之于超常的努力。
那么,我们应坚守住这一底线:社会质量(尤其是生存质量),不能像层纸一样一捅就破。之所以要坚守这一底线,是因为“一捅就破”的事实还不时见诸报端——浙大女生吴晶晶和出租车司机因路费争执,被对方一怒杀害,引发校方乃至社会安全教育浪潮;一名研究生动辄向父亲伸手,不给钱便以断绝父子关系要挟,引发伦理危机干预的讨论;南京一小区居民养的鱼喝了二次供的水一天就死了,居民自危,“鱼不能活的水人吃能没问题?”,问出的是环境隐忧、生存质量隐忧……
更不必提那毒食品的肆虐、“人造矿难”的横行了,我们如果不能守住生存质量的底线,赢得高质量社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社会质量具有调适性,但显然,它的前提之一应当是,我们能不能禁受住像康塞森市所遇到的考验。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