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进的道路上,人们面对的路径往往很多,如何选择,于是成为决定成败的首要因素。在市委、市政府的超前决策下,青岛造船产业集群从无迹可寻,到形态初具,再到形神兼备,实际上已取得了选择的胜利。 说起造船,青岛这座历史不算很长的城市,却颇有些掌故可供记述。建国
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使我市造船业逐渐打下了不错的根基。在这里,北船重工、青岛造船厂、灵山船业等10多家修造船企业,都有着悠远的历史和可圈可点的业绩。其中,青岛造船厂建厂近半个世纪,建造过3000吨、5000吨的船舶;灵山船业目前拥有万吨级干船坞一座、万吨级船台一座、3000吨级船台3座,具有建造万吨以下和修理2万吨以下船舶的能力;北船重工更是历经百年沧桑,在修造船方面技术力量十分雄厚。 然而,假如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我市造船业的“软肋”,立刻会令人尴尬地显露出来。10多家修造船企业规模都不够大不说,而且布局分散,每个企业均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少有关联。而造船业恰恰是集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于一体的产业,特别强调对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很显然,布局不合理,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就整合不起来;规模上不去,造船业规模效益的威力就无法显现,就难以对上下游产业形成强力的拉动。
这时候,我市造船业正面临跨越发展的关键性瓶颈;这时候,我市造船业也面临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船舶工业迎来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主要表现在,国际船舶市场持续兴旺,世界造船中心加快向中国转移,我国已成为资源进口需求增长第一大国,并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第一航运大国。据预测,到2010年,国际船舶市场的年需求量在4500万吨左右,中国的造船产量可达到1400万吨;到2015年,中国的造船产量则可达到2000万吨。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面对这一超级“财富蛋糕”,有着不错基础的青岛,没有丝毫理由不快步前进,分享一块“营养”极其丰富的“蛋糕”。
那么,怎样才能一举突破关键性瓶颈,从而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性机遇?市委、市政府反复分析青岛造船业的发展现状后,作出了一个重大选择———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将注意力放在单个企业、单个行业的谋划上;相反地,专心致志,将目光聚焦于造船产业集群的发展。在这样的思路下,北船重工的搬迁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契机,成为我市打造造船产业集群的最为理想的“引子”。1998年底,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北船重工的“新家”在青岛海西湾开工建设。而此后事态的发展表明,海西湾这块方圆1000公顷的水域,不仅仅是北船重工的“新家”,而且是青岛造船产业集群的起飞之地和发展重地,注定会彻底改变我市造船业的生存形态。
此时此刻,不妨先对造船产业集群作一下“名词解释”。何为“造船产业集群”?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型造船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将船舶的制造过程分解为众多零部件生产环节,分别由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进行生产和组装,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造船产业集群无可替代的先进性在于,它有利于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有利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规模扩张,从而最终有利于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部门中,造船业对其中的97个部门有直接消耗,关联面高达84%。
正是基于对造船产业集群这一“新概念”的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才超前决策,将北船重工搬迁这一企业行为和奥运场馆建设需要,转化为青岛造船业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并以此为发端,导演了数个造船业大项目依次落户青岛的精彩戏剧。
2004年7月,韩国釜山YANASE造船株式会社一期投资1000万美元的造船项目,成功落户即墨经济开发区。该项目主要生产特种船配件及救生艇、快艇、游艇等小型客船,产品全部出口。
2004年11月,青岛灵山船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韩国现代综合商事株式会社签订合资造船项目协议,双方计划总投资1亿美元,扩建舾装码头、建设3.5万吨级船台和9万吨船坞及配套设施。届时,灵山船业的年造船能力将达到100万载重吨。
当然,我市造船业引进项目中的“重磅炸弹”,无疑是我市与中船重工合作、落户在海西湾的大项目。2004年7月,我市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建设、船舶配套基地建设、船舶及海洋工程研发中心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中船重工是我国最大的造船工业集团之一,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驰名中外的大型造船厂和船舶研究所,代表了当今我国船舶工业的最高水平。青岛与中船重工合作,可以以这个国内造船业的“巨无霸”为核心力量,大力发展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游艇、摩托艇、舰船、巡逻艇等各类船舶,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厂家,进行船舶配套件的生产,迅速实现我市船舶产业的集聚化发展。
这一系列造船业大项目的引进,使我市造船产业集群从原先的无迹可寻,猛然间具备了初步形态,昭示着我市造船业的远大前程。这还不够,2005年1月,我市与中船重工签署青岛船舶工业发展全面合作补充协议,又使我市与中船重工的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更为重要的是,全面合作补充协议的签署,不但使我市造船产业集群的形态更加鲜明;而且,双方进一步合作对青岛造船业多角度、多层次的巨大推动,将使我市的造船产业集群具备深厚的“底气”。
根据全面合作补充协议,中船重工将在青岛海西湾建设造修船基地和船舶配套基地,实现近期总产值100亿元、中期总产值200亿元、远期总产值300亿元。其中,造修船基地主要建设30万吨和50万吨造船坞各一座、15万吨造修两用船坞一座、30万吨修船坞一座及海洋工程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近期可形成年造船能力318万吨,远期可形成年造船能力468万吨。船舶配套基地主要是将中船重工的“六厂四所”———武汉重工铸锻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机厂、武汉船用机械厂、重庆齿轮箱有限公司、陕西柴油机厂、武昌造船厂以及725研究所
等有关研发机构新增科研系统集成、大型船用配套总装能力,逐步向青岛转移,建设低中速柴油机总装基地、甲板机械总装基地、舰船动力研发基地以及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
此外,中船重工还将与我市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联手,共同筹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分校,同时与武汉理工大学签署联合办学、定向招生协议,以培育造船业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目前,中船重工已选派500名员工分赴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国内的著名造船企业,进行研修和培训。一大批造船业的精英,将在不久的将来投身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及船舶配套基地的建设。
可以想见,我市与中船重工精心打造的海西湾造修船及船舶配套基地,必将极大地增强我市的造船能力,扩大我市的造船总量,并使我市的船舶及配套产业链得到无限延伸,进而形成国内最大的造船产业集群之一。
正如业内专家所指出的,造船产业集群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集群效应往往在起步阶段即已显现。例如,常常是一个大型船坞尚在规划建设之中,涉及到导航、通讯、水声、光学、电子、新材料等数百个领域的配套产业已经“蜂拥而上”。造船产业集群的这一特点,目前在我市已有反映———中海油与青岛开发区签订海洋石油工程基地建设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明证。
2004年12月,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开发区签约,在西海岸合作建设海洋石油工程基地,该项目主要建造用于国内外海上油气田开发所需的固定式桩基平台和浮式平台等相关设施,总投资17亿元,2005年开工建设,2006年年中实现部分投产,2009年完工,预计可实现年生产能力20万至25万标准吨,实现年产值60亿元。中海油的有关负责人说,选择在青岛开发区建设海洋石油工程基地,就是为了与世界级的海西湾造修船基地联合,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基地。日后,海洋石油工程基地的TLP、SPAR浮式平台浮体部分,将由中海油与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合力在船坞内完成。
青岛造船产业集群正在成长。而令每一位青岛人兴奋的是,青岛造船产业集群尚在成长之中,已然形神兼备。
本报记者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