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税收连年攀高。从1998年税收突破1000亿元大关起,1999年突破10000亿元,2000年1.5万亿元,2003年2万亿元。税收增幅年平均为19.3%。而同期GDP增速为8%-9%左右。从1994年制定现行税制以来,年税收高于GDP增长额,有人认为在5-6个百分点,也有人认为在7-8个百分点,尽管专家们的具体估计不同,但税
收增幅高于GDP增长是客观现实。
最近,以2004年税收收入形势为切入点,税制改革被作为当前热点提出。
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税收连年攀高。从1998年税收突破1000亿元大关起,1999年突破10000亿元,2000年1.5万亿元,2003年2万亿元。税收增幅年平均为19.3%。而同期GDP增速为8%-9%左右。从1994年制定现行税制以来,年税收高于GDP增长额,有人认为在5-6个百分点,也有人认为在7-8个百分点,尽管专家们的具体估计不同,但税收增幅高于GDP增长是客观现实。
税收增幅大大高于GDP增幅,原因何在?是否正常?在日前召开的“税收收入专家分析会”上,两种意见见仁见智。
理财思路要与经济改革思路同步
财政模式须向减税和中性税收迈进
有学者质疑,这说明我国税收增幅和经济增长不相协调。福建省地税局科研所潘贤掌说,去年我国税收增收达到19%,今年势必突破20%,考虑社保因素在内,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税赋水平,特别是再考虑到发达国家公共福利水平,更是严重超标。其主要的看法是: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要么在征管方面,包括连续严重超征税;要么就是税制本身有问题。
他指出,目前我国的确存在较严重的重复课税情况,重复课税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随两税征收的地方小税种。他同时指出,这种超常增长也体现出现行税制存在问题。解决的出路在于,财政模式必须大力调整,向税制改革调整、向减税和中性税收迈进。不能继续强调提高税赋水平,理财思路要与经济改革思路同步。
税制改革关系到经济改革的进度,税收增长应与当前经济增长相协调。那么谁在妨碍税收改革实施?潘贤掌分析,不赞同税改的理由有:1.减缩税收会影响财政安排;2.减税会对宏观调控起逆向调节作用。对此潘贤掌说,由于改革释放了生产力,事实上减税虽多但经济增长速度并没受到影响而滑下来;而且,减税和中性税收可以迫使财政优化结构,对宏观经济风险降低。事实上,税制改革是公共选择过程,是利益各方的博弈。但目前问题在于:信息严重不对称,话语权完全掌握在政府财政部门。他尖锐批评道:政府财政部门已经形成了借口财政困难推迟税改的惯性,在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的现状下,必须强力打破现行税制思路和税收格局。这就需要政治家的魄力,要靠外力大胆改革,不然就会被动。“税制改革不能再拖了”。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也明确提出,税制改革的最大制约来自政府部门利益、地方利益。
针对对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应细化分析的观点,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认为,个别对应分析可以,但GDP终归是最综合指标,而且多年来这种表现不是一般超常,而是超GDP二到三倍。他连连设问:1.税收和GDP数字本身有无联系?哪些关系说得清哪些关系说不清?税收后减返税中有先增后返甚至倒贴现象,那么税收总收入25000多亿中,可用的到底有多少?2.税收增长原因是什么?除去去年的政策制度因素对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外,经济效益、价格因素、管理因素对此到底有多少贡献?占多少比重?他说,这些都必须量化,和GDP联系起来分析。
税收收入与GDP总量不能画等号
税收体制理性回归
尽管专家们在税制改革应加紧加快进行方面存在共识,但对我国税收增长是否与当前经济增长相协调方面,有学者不同意上述看法。中国税务学会会长杨崇春认为,税收增长究竟与经济发展同步与否要细化分析。税收是按照现行价格计算征收的,而2004年GDP增9%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
杨崇春说,税收收入与GDP总量有相关性,但两者相关系数不能画等号。近年税收占GDP比重的提高,反映了税收体制的理性回归。从宏观税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曲线看就说明了这点:1997年以来,宏观税赋占GDP比重逐年上升量基本为一个百分点,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同时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应剔除不可比性,深入到分税税种对GDP产生的效应作相应比较,各个组成项目应基本相同。比如增值税应按工业增加值相比,商业增值税应按照社会商业营业额比较等。他特别分析,2004年,按可比口径比较:增值税: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23%,增值税增长22%。而增值税部分能占到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一;进口环节消费税:1-11月进口贸易总额增加34%,进口环节消费税增33%;营业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加值20%以上,营业税增收25%;企业所得税增加34%,而企业实现利润增长40%以上,都基本一致。此外,从各个省市的经济增长看,也均在两位数以上。另外,在不同口径的比较上,有增税因素也有减税因素。我们有很大一部分税收与GDP不直接挂钩,例如印花税、牌照税、房产税等。这样算的结果,税赋水平不超过18%,并不高。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还认为:过去常有为完成任务年底突击收过头税或者为加大下一年度税收额留量大大减少应收额的。而2004年税收均衡入库:第一季度税收占全年总收入的24.42%,二季度24.36%,三季度24.36%,四季度25.12%,相差极小。这是税制上的明显进步,税收的月和季度收入均衡,反映了依法治税的加强。
去年的税收基本情况似乎也验证了杨崇春的观点。国家税务总局统计司的数据表明,2004年税收收入总增加25718亿元,增幅达25.7%,增加额带有几个明显特点:1.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税收占GDP比重及中央税比重两个比重都有明显提高;2.税收增长均衡,主体税种收入占总税收比率以及东、中、西部税收比都较为均衡。
国家税务总局统计司司长舒启明说,税收增长按现价计算,而GDP却是按照可比价计算的,如果同样按照可比价计,税收增长为15.7%。舒启明对增长原因的分析是,2004年收入大幅增长来自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从经济规模上看,1-11月固定资产投资28.9%,完成工业总值23%,产销率提高7.8%,零售总额13.2%;从经济运行质量看,1-11月效益指数163.01,提高15%。在解释是否增长正常时,舒启明说,“2004年税收收入正常。2004年,税制改革以及税收政策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微乎其微,主要之影响来自于各经济总量增长大大超过GDP增长,所以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较协调。
但也有人提到,除了税收与GDP增长不能简单画等号而应作具体分析外,也应考虑其他几点因素:1.GDP存在不存在低估;2.审计、税务清缴欠税也是贡献因素,但这部分不能体现为2004年当年的GDP增长;3.基层虚收问题。
(刘黄)
特约编辑: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