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
2004年12月26日,兖矿在贵州投资建设的青龙煤矿首采工作面正式出煤,这是兖矿在贵州投建的6对矿井中的第一个股份制矿井,它的投产标志着兖矿参与建设的贵州省重点建设项目——西电东送开始瓜熟蒂落。
这是兖矿集团2004年最后一个投产的大项目,此前,14万吨电解铝项目建成投产,20万吨
醋酸和千吨气化炉开始生产,200万吨焦化项目开工建设……一个个重量级的大项目,托举起一个发展迅猛的新兖矿——2004年,兖矿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25.32亿元,同比增长47.63%。
“2004年,是兖矿各项经济指标、发展势头最好的一年,但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慢了就是退。”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耿加怀对记者说。在兖矿集团2005年的发展规划里,记者看到,围绕煤炭、煤化工、电解铝等三大支柱产业,兖矿的一个个大项目已经排定了日程:济三电厂一季度投入运行,50万吨甲醇项目5月1日开工建设,山西天池煤矿2005年6月投产,20万吨醋酸项目9月1日正式投产,国际焦化1号焦炉12月20日正式投产……兖矿2005年销售收入直指280亿元。
大项目与大投入始终密不可分,兖矿的决策者围绕大项目,娴熟地进行资本运营,为大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去年,兖州煤业在香港增发2.04亿H股,融资17.96亿元人民币;以三大煤化工项目为依托,在全省率先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由于有了好项目的牵动,这些融资都是低成本进行的。
除了面向社会直接融资,兖矿还创新项目建设机制,新项目未上马,就要自己找资金,以此实现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200万吨焦化项目刚一开工,就已取得焦炭出口许可立项;20万吨醋酸和千吨气化炉项目还未建设,就与国泰投资公司合资注册成立兖矿国泰化工公司,“兖矿的每一个新项目都落地有声,所有新建项目都能达到当年投产、当年赢利。”省煤炭局负责人这样评价兖矿的项目建设机制。
跨行向大庆油田卖技术、在澳大利亚注册专利、与英美能源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一般人很难相信,一个传统的资源型企业会拥有这么多高精尖技术。对此,兖矿的理解是,大项目拼的不仅是资金,竞争更要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如果自己的项目需要从别人的智囊里取技术,项目的前景就很难预料。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