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矿资源危机可以说已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从全省黄金矿山现有的储备分析,大多数大中型矿山的保有储量只够开采6-7年,而占全省金矿数量80%的小矿山预计3年左右将无资源可采。”日前,在山东省政府黄金办公室采访时,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阎建伟的一番话让记者
很是惊诧。
◆导报记者吕文济南乳山报道
“山东金矿资源危机可以说已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从全省黄金矿山现有的储备分析,大多数大中型矿山的保有储量只够开采6-7年,而占全省金矿数量80%的小矿山预计3年左右将无资源可采。”日前,在山东省政府黄金办公室采访时,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阎建伟的一番话让记者很是惊诧。
●大中型矿保有储量只够开采6-7年●小矿山甚至只够开采3年左右
资源危机并非“危言耸听”
为证实自己所言非虚,阎建伟郑重地交给记者一份厚厚的调研报告———《山东黄金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他告诉记者,这是受国土资源部委托,以山东省黄金工业局名义,经广泛调查和长年积累写就的。记者逐页读下来,心情随之愈发沉重。
报告显示,山东省黄金产量、利税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4强和65%以上,已连续29年名列全国第一,并涌现出一大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但在表面“风光”的背后,黄金资源后劲不足、探采比例失调等问题愈显突出。据统计,目前全省黄金矿山设计的采矿规模为843万吨/年,选矿规模为832万吨/年,黄金生产能力为31.3吨/年。而实际的采矿、选矿能力早已超过年产千万吨;实际产金能力高达80吨/年,超过设计能力近两倍。对矿山的掠夺式开采,导致黄金资源的严重危机。
阎建伟介绍说,山东省金矿储量的80%集中在20%的大中型矿山,而80%的小矿山仅占有20%的资源量。他预计,从全省黄金矿山现有的储备分析,只有极少数大中型矿山的保有储量能够开采10-15年,绝大多数大中型矿山的保有储量只够开采6-7年,而占全省金矿数量80%的小矿山甚至只够开采3年左右。
“问题的严重性还表现在资源勘查的历史性断层。”阎建伟说,“十多年来,整个山东竟没有一处后备金矿资源。仅靠一二十年前探得的资源吃‘老本’,已难以维持矿山的正常生产,更谈不上远景规划建设发展的需要。”他认为,这“缘于矿业勘查市场改革的严重滞后”。
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国家停拨了地勘费,金矿资源的勘查基本停顿下来。由于成矿有利区域早已被地勘单位登记占有,且无勘查资源投入;而有能力的企业欲进行金矿的勘查开发,又苦于无地盘,如向登记单位买地盘,价格太高又无法接受。因而造成了地域的严重闲置,成为严重制约黄金事业发展的“瓶颈”。
据介绍,由于黄金资源探少耗多,再加上品质普遍下降、纵深开采愈加困难,致使采矿成本只升不降,效益越来越差,一些金矿纷纷破产倒闭,众多黄金企业职工面临生存问题。
●老矿资源枯竭●“探新”资金短缺
产金企业苦寻解渴良方
为切身感受一下我省黄金矿山企业的生存状况,记者日前专程前往产金大市乳山市调查采访。这里曾在1996年诞生过黄金行业第一个利税过亿元的企业,而今天据说已有两个金矿因资源耗尽而破产。
1月14日下午,一下长途汽车记者便搭上一辆出租车,直奔该市北部下初镇的金洲矿业集团方向而去。一路上只见丘陵遍布,人烟稀少,经过的几个矿井冷冷清清,有的显然已停产许久,只剩下空荡荡破旧无人的厂区楼房。
由于山路难行,记者所乘出租车陷在冰水中出不来,无奈之下只好搭上了一辆过路的轿车。巧的是,车上坐的是威海一家贸易公司的几位推销员。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到各金矿推销施工机械的,已在山区转悠了好半天了。据其中一位姓张的经理介绍,他们此前已到过金华集团的唐家沟和白石两个矿,但矿上根本找不到人,好像已停产了,现在正在到处找金洲金矿。
在金洲矿业集团办公室,分管采矿工作的副总经理于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据其介绍,乳山市目前有9个金矿,分属金洲、金华两大集团所有。前者辖胡八庄、三甲、铜锡山、乳山4矿,后者辖唐家沟、铜岭、白石、胡家口、金青岭5矿。前者的胡八庄、铜锡山两矿因资源枯竭不久前已破产;后者的5个矿则基本处于残采阶段,有的实际上已经倒闭。
于虎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标准,可开采5年以下的矿山为严重危机矿山,10年以下的为中度危机矿山,10-15年的为轻度危机矿山。山东省矿山的设计年限一般为15年左右,实际上开采时便已处于轻度危机状态。具体到乳山市的金矿,大多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开采,尽管此后陆续有少量新矿出现,但实际上大多已处于“严重危机状态”。比如金洲集团新建的富岭金矿和千岭金矿,新增储量分别只有2吨和9吨,仅够开采1年和4年左右;而金洲集团总部所在的乳山金矿也只有7-8年的储量。
“我们虽然也有自己的地质队,但乳山就这么大点地方,许多地方都过筛子般探过几遍了,找到新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于虎不无忧虑地说,“外围找矿潜力有限,深部找矿投入又太高,一个钻孔就要几十万元,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形势确实很严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黄金资源日益枯竭的现象在全省范围内已普遍存在。据消息人士透露,位于招远市境内号称“亚洲最大”的玲珑金矿,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但十几年来一直处于枯竭边缘,保有储量只有区区数吨。据说今年通过申请国家扶持资金,好不容易增加了20吨的储量,但也只能解一时之渴。招金集团虽号称储量可开采数十年,但这位人士推算后认为“顶多十几年”。蓬莱近几年金矿虽然上得很多,但绝大多数为小型矿,不但寿命短,还造成资源浪费。山东省黄金集团下辖十几个金矿,据了解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其中,沂南金矿资源已经耗尽,1000多名矿工只能通过搞石膏、铁、铜等“第三产业”进行分流。
●由产金大省向加工大省转变●突破初级化的粗放经营模式
现行矿业体制须“革命”
在阎建伟看来,要解决我省黄金资源开发的“危机”,在技术层面上反映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而背后凸显的却是矿业体制改革的滞后问题。前者可通过“探深找盲”加以缓解,但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后者的难度可能更大,必须正视且亟待解决。
据了解,建国以来黄金企业建矿的模式大都是“一企一座矿,企业建山上”。数量较少的国有大中型矿山和其它所有制形式的小型矿山,构成了我省黄金矿业的“二元结构”,小而散、散而乱、乱而费是历史“顽症”。
阎建伟认为,为提高黄金矿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竟争力,今后必须在深化企业改制、推进规模经营、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下功夫。
据介绍,通过改制,我省已形成了山东省黄金集团、招远招金集团、蓬莱黄金集团、乳山金洲矿业集团等数家强大的集团化企业。就在不久前,山东黄金集团与乳山市政府签定协议,以51%股权将金洲矿业集团纳入麾下,增加了双方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尽管如此,产权单一、母子交叉、用人与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方式原始落后等问题在许多企业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须进一步深化矿山改革。同时,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提高黄金矿山开采准入门槛,严厉整治矿业秩序,将生产工艺落后、重复性建设和破坏性开采的小型金矿清除出局。
而通过黄金产品的深加工,我省也加快了由产金大省向加工大省转变的步伐。随着莱州的生物提金、蓬莱的难选冶矿石综合利用、尾矿利用等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纷纷面世,以往单纯依靠采掘业和原料产品初级化的粗放经营模式正在逐步改变。今年1月8日正式开业的山东黄金交易中心,更使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山东黄金重振旗鼓的勇气和魄力。
针对上文提及的资源勘查中存在的“断层”问题,阎建伟表示,我省商业性矿产勘查改革已不能支撑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进。这其中首先要彻底打破部门、单位对国家投资基础性地勘和科研资料的垄断,实现资料的社会共享。与此同时,还应修改与制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与矿产勘查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运作,真正把探矿权的取得放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天平上,形成良性有效竞争的格局。
责任编辑: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