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难”并“受用”着
几天前走出“数学分析”考场的时候,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一年级学生荆子“感觉还可以”。而这学期开始的时候,对于该院历史上首次在非数量经济专业开设这门课,荆子和她的同学们曾因其“高难度”而“痛苦不已”。
“数学分析太难了”
2004年7月,美籍华裔经济学家田国强受聘担任财大经济学院院长,他的第一项改革措施就是调整当年入校的本科生的课程,形成一个强化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的新体系。其中一项就是将“高等数学”改成“数学分析”,请数学系专业老师来上课。当二年级的师兄师姐还在上《高数》时,一年级的新生走进了《数分》的课堂。
“太难了!”荆子在学院的调查表上写下这句话时,加上了5个感叹号,一个半小时的课下来,她觉得“一头雾水”,“郁闷啊!《高数C》都不可与《数分》同日而语啊!”虽然有70%的同学表示理解《数分》的价值,但是几乎所有同学对课程难度都“心有戚戚焉”。
辅导员张沁悦听到了很多学生的心声。有的学生说“看不出数学分析比高等数学对未来工作更有用”;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拔苗助长,“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日后成为大经济学家。”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转学《高等数学》。
必须为大学时代加压
老师们深知《数分》的高难度,国内给本科生开这门课的经济学院也屈指可数。对此,田国强为记者画了一个“抛物线”:“中国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抛物线,顶点是高考,这是学生最苦的时候,而之后的大学生活非常美妙,硕士、博士一路轻松下去,经济、人文专业的学生甚至临阵突击就可应付考试。”他又画出一条向上延伸的曲线,“美国的学生往往有一个愉快的童年,之后逐步增加难度,到大学是学真本事的,而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博士比比皆是。”
这种观点在学生中也得到了印证。读大学的朋友曾经告诉荆子“大学没有压力”。张沁悦说:“经历高考的新生进入大学很容易松懈,如果这时玩野了,大三大四就来不及了。”
“数学分析重在逻辑思维,不是靠套用公式就能解决问题,每一步都要问个‘为什么’。”虽然深知数学分析的难度,但田国强认为,它给学生们带来压力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数学分析终身受用
“数学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学不好就会成为将来的拦路虎。”身为博士的张沁悦对学生进行“身教”:“我现在阅读经典文献,感觉最困难的是数学方面的问题,于是我不得不重新自学《数学分析》。”而一些研究生、高年级的学生也纷纷来到《数学分析》的课堂“蹭课”。
去年12月从美国回来后,田国强专门和大一学生座谈,“数学分析能训练你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会使你终身受用。”他把学《数学分析》比喻成“吃药”:“苦,但是有用。”他希望在当今基础经济学转型的关键时刻,为培养一流经济学人才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
对于学生“分数低影响就业”的担忧,经济学院已经决定,《数学分析》成绩采用国际通用的等级分数制,如有必要,会按照一个公式把分数相应提上去,从而增加与其他课程横向比较的可行性。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荆子和同学们对经济学和数学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这次考试的成绩,荆子很有信心,而令田国强和张沁悦高兴的是,在这一届130名学生中,勤奋、上进的学风正在逐步形成。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