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教育储蓄走过的历程,既有着辉煌的过去,又面对尴尬的今天,也有希望的明天。
教育储蓄,利好受青睐
教育储蓄刚刚问世时,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关爱,也成了银行经济效益的新的增长点。1999年9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分布在全国的4万多个
营业网点率先开办了教育储蓄业务,自1999年11月1日利息税征收以后,全国各大银行的其它储蓄业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工商银行开办的教育储蓄业务却别具一格,显示出了利好特色,使此项业务独领风骚,蒸蒸日上。教育储蓄业务之所以成为人们备受欢迎的储蓄品种,是因为它适应了客户的心理需求。一方面是市场环境的影响。国家对个人存款征收利息税后,人们感到了不适应,以前免费的午餐不见了,纷纷提出了质疑。教育储蓄不仅顺应了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而且还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国家对它开辟了绿色通道即免征利息税,所以教育储蓄比其它储蓄品种更具有吸引力,加之其优惠的利率政策,使得教育储蓄炙手可热。另一方面是消费需求。当前,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教育消费逐渐成为人们基本生活消费中的一个亮点。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城市居民教育支出增势强劲,七成居民同意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准备教育资金,六成居民愿为子女教育举债。教育储蓄作为一种专门为孩子以后的教育开支做准备的专项储蓄,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据资料显示,仅仅在国家宣布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的头几个月内,某市工商银行就吸纳教育储蓄开户多达31万户。该储种已成为广大中低储户为子女聚积教育资金的主要手段。
教育储蓄,贬值受冷落
教育储蓄着实风光了两年,但最近,这一雪中送炭之举已出现了门前冷落的局面,究其原因,既有先天的不足,也有外在的原因。首先,参储对象的范围太窄。教育储蓄之所以免税和享受利率优惠,主要是给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助学费用。按照规定,教育储蓄到期时,储户除了要凭存折外,还要提供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原件或学校开具的相应证明原件。若客户不能提供证明,支取时,其存款不享受利率优惠,只按照一般储蓄业务办理。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在校中小学生都可以参加教育储蓄。一、三年教育储蓄仅适合初中以上的学生开户,六年教育储蓄只适用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开户。因此,教育储蓄规定的如此狭小的参储对象范围,无疑会将一大批想参加教育储蓄的储户拒之于门外,只能望储兴叹。
其次,教育储蓄的存款额度太小。按照教育储蓄“每一账户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两万元”的规定,三年期存款每月仅能存进555元,六年期存款每月仅能存进277元。按目前高校的正常收费标准,两万元至多也只能够交两年的学费,这还不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开支。而三五年之后,这两万元钱相对于不断看涨的高校收费,也许只是杯水车薪了。
(1月10日《科学时报》李伟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