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世纪大海啸,为2005年的新年蒙上阴霾。十几万人罹难,一百多万人无家可归,数百万人穷衣少食…… 面对百年不遇的劫难,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中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灾情牵动中南海
 
;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 来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地震波,以每秒七八公里的速度传向中国。全国48个数字地震台站迅速“捕捉”到这一震动。大约50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初步测定了这场地震的震级和地点。
紧张的分析、处理和审核后,10时30分,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级里氏8.7级,震中北纬3.9度、东经95.9度。
整个地震局顿时忙碌起来:办公室、监测预报司、应急救援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应急人员立刻到岗,收集了解灾情,召集有关专家开会研究地震对我国的影响。
有关情况通过国务院办公厅迅速上报。中南海在第一时间获悉震情。
地震引发的海啸,迅速席卷东南亚和南亚沿海,甚至波及非洲沿岸。中国驻印度尼西亚使馆迅即开通热线值班电话;中国驻泰国使馆当天启动应急机制,全力投入救助受灾中国公民的工作,除派遣工作组赶赴普吉岛外,还设立了3部救助和查询热线电话。驻其他受灾国使馆都相继启动应急机制,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回国内。
灾情,牵动每个中国人的心。外交部将各使领馆反映的信息,迅速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中南海灯火长明……
26日当天和次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致电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元首,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
同一时间,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26日当天,中国宣布向有关受灾国家提供首批价值2163万元人民币的食品、帐篷、线毯等紧急救灾物资和现汇援助。
31日下午,根据灾情的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国政府宣布:“再提供价值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并且随时向受灾国提供进一步援助。”
1月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时再次宣布:“中国政府响应联合国的呼吁,决定在已有承诺的基础上,再提供2000万美元,用于多边救援和重建。”温家宝总理还表示,中国政府还将加快对受灾国的重建工作进程,重振受灾国旅游业,并帮助他们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并加强与区域各国气候预测、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信息和技术的交流。
救援物品,从生产线上直接送往机场
10多天来,外交部大楼里的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会议室一直灯火通明,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这里几乎成了中国援助灾区行动的后方“指挥部”。
商务部大楼也是一片忙碌。26日当晚,商务部连夜协商有关部门,落实国务院决定的紧急援助,并通过紧急空运,尽快将救灾物资送到受灾国人民手中。
异乎寻常的灾情,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12月29日晚,担任部际协调机制牵头人的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紧急召开财政部、商务部、卫生部、地震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会议商定大幅度增加中国政府对受灾国的物资和现汇援助。
这次会议还决定采取进一步救援措施:卫生部门组建超过100人的医疗队待命,视受灾国的需求,医疗队可于24小时内赶赴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野战医院和搜救队立即做好准备,随时出发。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迅速办理增援物资的筹备和发运。
商务部等部门承担着应急储备物资的调配工作。
受灾国多为伊斯兰国家,向受灾国提供的食品必须以清真食品为主。这么短的时间,上哪找这么多清真食品?有关方面迅速找到了北京月盛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月盛斋车间热气腾腾,牛羊肉食品刚一下线就被严密包裹进四层铝箔中,整齐打包后装入运输车。食品从下生产线到装上飞机,最快8个小时就可以运抵受灾国。
截至10日,这家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京城老字号生产的3.12万袋近7吨清真牛羊肉熟食制品已经运抵灾区。
12月28日下午3时30分,中国第一批救援物资准时送到北京首都机场。一些食品甚至直接从生产线上运来,包装袋上印着“2004年12月28日”的字样……
数架运输机飞往灾区,总理专机也载上了救灾物资
在接到有关部门紧急运输救灾物资的通知后,南方航空公司主动请缨,停飞一班飞往比利时的货运航班,推迟一班飞往美国芝加哥的航班,火速调集了3架次波音747-400———世界上最先进、最大型的全货机,执行救灾物资运输任务。
29日上午,装载着115吨包括帐篷、床单、毛巾被、鱼罐头、牛羊肉在内的5840箱救灾物资,首架波音747-400带着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谊,从首都机场飞向斯里兰卡;
30日,第二架装载70吨3010箱救灾物资的波音飞机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向印度尼西亚;
2005年1月2日,装载90吨3688箱物资的波音飞机再次飞向印度尼西亚,物资中增加了蚊帐、发电机和药品等;
1月3日,装载100吨3688箱物资的波音飞机飞向斯里兰卡;
1月4日,一架伊尔76飞机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飞往泰国;
1月5日,曾两度飞往印度尼西亚的波音飞机再次送去了血压计、听诊器、担架、拐杖、喷雾器、药品、床单等物资;
……
1月5日晚,前往印度尼西亚出席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用自己乘坐的专机给受灾地区带来了16吨紧急救灾物资。就在出发前,温家宝明确指示,要充分利用专机的空间,尽可能减少行李,为受灾邻国多捎一点急需的东西。
“中国总理是唯一一位用自己乘坐的专机给我们运来救灾物资的外国领导人”,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官员拉赫玛·普拉莫诺6日在雅加达会议中心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总理的举动令我们深为感动。”
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困难,紧紧揪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28日凌晨1时许,38岁的郭迅抵达斯里兰卡时身上还穿着棉裤棉鞋,而当地气温达到了摄氏30多度。
作为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队员、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郭迅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和中国地震局的安排下,紧急赶往斯里兰卡进行灾情评估,成为最早抵达受灾地区的中国专家。
成立3年多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旋即进入待命状态。29日晚10时,救援队接到出发通知,由35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小分队受命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印度尼西亚亚齐省开展救援。
连日来,救援队已经搜索和清理出数十具遇难者尸体,诊治近6000人次。
随着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发,一支支中国救援队陆续奔赴受灾国家。30日23时,第一支国家卫生救援队从上海赴泰国;31日16时,第二支从广东赴泰国;2日12时,第三支从北京赴斯里兰卡;8日,3名澳门医疗人员抵达斯里兰卡灾区加入中国医疗队;11日,首支红十字会救援队将按计划前往印度尼西亚,其他队伍也整装待发。
印度洋地震海啸也牵动着中国科学家的心。1月1日,由5名专家组成的DNA鉴定组抵达泰国灾区,迅即投入DNA鉴定工作。
五星红旗在营地升起,“CHINA”字样犹如火焰般跳动……在前所未有的世纪大救援中,中国救援队员和专家们在行动。
中国红十字总会30日向社会发出募捐呼吁并公布热线和账号后,电话就响个不停,新年第一天上午接到近300个。在十来天的时间里,红十字会接到捐款和捐款承诺已突破一亿元。
民政部专门设立了民间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协调办公室,统一负责组织协调、数据汇总、信息发布等工作。
“民间捐款非常踊跃,每隔一会就要整理一次各地传送来的最新捐赠数据。到10日下午4时,捐款到账资金达到1亿5千万元。”值班的工作人员陈伟一边整理汇总数据,一边说:“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正紧紧揪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新华社记者(据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我国第二批国际救援队飞赴印尼灾区
据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寒冷的天气,阻挡不住万里驰援的脚步;铿锵的誓言,感动着每一个在场的群众。11日中午12点,在简单而庄严的誓师仪式后,我国政府派出的第二批国际救援队乘坐国航包机飞赴受灾最为严重的印尼班达亚齐,全力开展国际救助行动。
我国政府此次派出的国际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带队,以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人员为主,共35人。随机携带9吨医疗救助装备和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