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2004年12月,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圆满完成任务,558名官兵全部被授予联合国维和勋章。并于2005年1月5日全部从非洲大陆返回祖国。在他们回国之前,记者采访了中国首批赴利维和部队医疗分队大队长肖海和运输分队大队长沈刚锋,向
他们了解了维和部队官兵的工作与生活情况。】
睡到半夜暴雨积水淹到了帐篷
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先后抵达维和任务区的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由来自总后勤部的运输分队、沈阳军区的工兵分队和南京军区的医疗分队组成。
利比里亚属非洲第二大降雨区,蚊虫、毒蛇多,是疟疾、流感等传染病多发地。6月一进入雨季,豆大的雨点常常毫无征兆地突然倾盆而下,打在头上都会觉得头皮生疼。维和官兵刚刚抵达利比里亚时,活动板房还没有搭建起来,只能暂时睡帐篷。有时候睡到半夜,迷迷糊糊地觉得有点“不大对劲”,爬起来一看,原来是暴雨造成的积水淹到了帐篷。
自带种子种菜享受“打牙祭”之乐
缺乏饮用水也给维和战士们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医疗分队的官兵们四处寻找水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废弃的水井。他们动手将水井里的污物淘干净,将这口井好好地清洗上五六遍。有了井水,两个分队和维和医院的日常用水终于得到了保障。
为了抵御疟疾等热带疾病,官兵们注重强化体能训练,增强抵抗能力。他们还在营地旁边开拓出一片“南泥湾”,用自己带去的种子种植蔬菜。业余时间,官兵们就花点心思“经营”地里的南瓜、黄瓜,不但从劳动中得到了乐趣,也为自己以罐头为主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新花样,每周吃一次自己种的新鲜蔬菜“打牙祭”。
我维和军人受到国际同行赞誉
我维和运输分队共240人,是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唯一的专业运输保障部队,也是中国首支走出国门的维和运输部队。利比里亚雨季漫长,暴雨常常将道路和桥梁冲断,这些都给运输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运输分队大队长沈刚锋告诉记者一件事:2004年4月,我维和部队运输分队与来自另外一个国家的维和部队共同承担为巴基斯坦维和部队的部署运输物资的任务。但是路才走了一半,眼见前方路况复杂、安全形势严峻,运送物资的另外一个国家的维和部队打起了“退堂鼓”,而我们的维和官兵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将物资平安运送到20公里外的目的地。巴基斯坦维和部队指挥官为此专门写信给联合国方面,称赞“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运输分队是一支高度负责任的部队!”
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表明,在利比里亚近一年的维和行动中,工兵分队勘查道路1300多公里,修复道路1200多公里;医疗分队接诊2300多人次,接收住院人员250多人次,实施手术50多例;运输分队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运送各类人员7万多人次。
维和同时宣传中国文化和建设成就
在利比里亚维和期间,我维和官兵与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之间有着直接的交往和相互协作,各国官兵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同时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了解。
医疗分队大队长肖海在接受记者采访前,正好在准备参加一项与埃及军人合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他告诉记者,在利比里亚维和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维和官兵已经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肯尼亚、赞比亚、瑞典等国家维和官兵进行过文化交流活动。官兵们会用自己带去的资料和照片,宣传中国的民风民情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军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他还说,他把上海的外滩照片给对方看时,他们无不为上海的美丽而欢呼。
冒着危险在丛林为当地百姓义诊
每周日下午正逢维和医院休息,医疗分队的官兵们就抽出时间去丛林部落里宣传健康知识,为部落成员看病、送药。官兵们每次前往丛林部落义诊也冒着一定的危险。丛林里道路非常难走,而且经常有毒蛇出没,官兵们一手提着医药箱,一手用长枪或者竹竿敲打地面,赶走潜伏在草丛中的毒蛇。不过,每次看到当地百姓惊喜的目光、听到他们用浓重的当地口音说着欢迎和感谢的话,维和官兵们就会把艰险置之脑后。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