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幅人物肖像钢笔画让市民感受到企业的创造力10名技术人员,10张神采奕奕的钢笔画像。翻开最近的青岛早报,这些画像就会跃入你的眼帘。海信集团给技术人员画像是啥意
思?一些好奇的读者近日将电话打进本报编辑部询问,记者追踪采访了策划和创造人员。    
画家窦世强:
   “这种宣传方式有意思”
   “有意思,有意思”———昨日下午,记者找到了画像作者窦世强。事情虽过了好多天,但窦世强回想起来仍然兴味盎然。
   窦世强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艺17年。在岛城钢笔画、水彩画领域颇有些名气。
   “对这10名技术骨干,他们究竟有多大造诣、有多少技术成果,我一点不了解。”窦世强说,但有一点他非常肯定,这么大的企业集团选出10名技术人员,一定是过了多遍“筛子”,他们非常非同寻常。因此,在画这组像时,窦世强通过他们的眼神来表现———目光深邃、充满睿智。这些技术骨干都很年轻,窦世强就着重表现他们朝气、自信的一面。海信副总裁程开训:
   钢笔肖像“朴素、务实”
   “在集团内筛选出10名技术带头人,进行广泛宣传,这是海信集团庆祝35岁生日的一种方式。”昨日下午,海信集团总裁办品牌管理室主管朱书琴小姐对记者说。朱书琴透露,把技术骨干画钢笔肖像登报,这一创意出自集团副总裁程开训。
   记者与程开训取得联系,他说,集团作出宣传10名技术员工的决定后,有的同事提出,在报上刊登他们的照片。我想,请专业画家给他们画一副钢笔肖像,也许效果会更好。我认为照片太呆板,读者看了不会感兴趣。还有一层意思是,这10名技术员工都很务实敬业,他们基本上都是从技术员一步步干起,最终成长为集团骨干。钢笔肖像不雕饰、不用彩,与他们这种朴素、务实的特点很吻合。
   程开训说,“这些响当当的技术人才,是海信的命根子。对他们怎么宣传都不过分。”主人公邵建成:
   “我有点受宠若惊”
   “我的画像登报当天一大早,朋友们就打电话向我表示祝贺。我感到有些受宠若惊,马上买了份报纸,看后第一感觉是画像比我本人帅、有精神。”身高一米八、操一口浓重的胶东口音的邵建成(左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受宠若惊”也是随后接受记者采访的史文伯(右图)等其他登报工作人员的共同感受。
   37岁的邵建成说,自己上报后,家人、同事、朋友都开玩笑的说他成了“名人”。“我是一名技术人员,只关心自己的技术成果能否体现在产品上,对于名呀利呀,我不太在意。企业给我画像并登报,这是对我的肯定,我会拿出更多的技术成果来回报。”邵建成说。记者刘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