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国家质检总局前天发布消息称,一项对中国北方市场的检测调查结果显示,在近800份乳品采样中,抗生素残留超标居不合格项目第一位,其次是汞和铅超标。细心的市民发现,在昨天的相关报道中,没有涉及“问题乳品”的具体名称。南京市民不禁质疑,有关方面为何不公布“问题乳品”名称,而让百姓
继续身受其“害”呢? 此次被抽查出来的“问题乳品”到底是哪些品牌的乳制品,成了件让南京市民烦心的事。 “这些问题乳制品真是害死人了,”家住玄武区的孙女士昨天致电媒体,称自己从网络上获悉查出“抗奶”的消息后,心里就一直犯嘀咕,有关部门及时查处问题乳制品对广大市民来说应该是好事,但既然查处了,为何不公布这些问题乳制品的名称呢?不具名公布这种查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 江苏省委党校刘小兵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将问题乳制品的名称进行公布,反映出目前一些政府部门监督不到位,是一种虚伪的监督。刘小兵教授认为,受利益驱使,目前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中的违法活动十分猖獗。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用法律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为外,监督部门还应该严管严查,决不让违法行为有生存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