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夏时报》去年12月28日报道,从2004年5月青岛市崂山区实行免费婚检至今,只有20%的新人主动接受了婚检。与此同时,广州、重庆等地的媒体也披露,当地的自愿婚检量非常低,而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全国婚检率不到10%。与此相关联的是,据新华社报道,取消强制婚检后,据不完全统计,仅
湖南一省一年就诞生近八千名缺陷婴儿。
事实上,自从2003年10月国家颁布新《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强制婚检后,婚检率急剧下降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人在关注的同时,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思路。如降低收费标准或免除收费、强化服务功能和完善服务项目,还有人创造性地提出实行强制加免费婚检的措施。
不可否认,婚检率的降低确实有公众自身重视不够的原因。尽管如此,“恢复强制婚检”显然也不该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至于免费婚检等等一些措施的推出,毫无疑问,类似的努力值得肯定—————问题是,既然这些措施还起不到理想的效果,那么,我们就必须从一些新的视角去审视问题,并探讨一些新的思路。
其实,影响公众自愿婚检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既有表面的,也有深层次的。或许,我们更应该从公众的思维意识和心理上多加挖掘。比如,一些人都有哪些顾虑,面临着哪些可能的心理压力?而解决问题也应该从此着手。因此,从治本角度看,包括尽快制定《公民个人隐私保护法》,以减少应检者的心理压力,逐步确立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等等一些工作,都应该相应地提上议事日程。郭振纲《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