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房地产发展中,郊区、甚至远郊区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方面得益于郊区房价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然而,交通问题让很多工作在市区的人对郊区住房望而却步。鉴于此,很多开发商、媒体,甚至专家学者撰文建议政府,要求增加市政交通建设,尽快打破交通瓶颈。要求得到完备的交
通支持,为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咄咄逼人的建议声音却让人感觉似乎有了交通,入住率、后续发展等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这显然有点偏颇。 近年,郊区房地产发展迅速。但是尽管房子卖得不错,入住率却一直在低位徘徊。有人士指出:市郊“过去晒地皮,现在晾房子”,夜晚的人气指数极低。于是,开发商们开始大力呼吁开通小区巴士,有些开发商甚至自己花钱和公交公司合作,交通似乎成了入住率不高的“惟一”原因。但事实是,尽管交通有了一定改善,低入住率却依然存在。应该说,开发商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关键问题是,交通畅通了,大多数买不起私家车的人们还是要为生活、工作来回长距离地奔波。进一步考虑,交通改善了,市郊的入住率能否一定得以真正改善?市郊房地产市场的后续发展是否就一定有强大支撑呢? 从长远来看发展工业、增加就业机会,将成为治疗郊区楼市入住率低的有效良方。实际上,以发展产业带动地区房地产的成功例子很多。如城阳新区,因为引进了大量的“三资企业”为当地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和人气。这样一来,不少原本工作单位离家很远的人,便将生活中心转移到新区来,从而解决了入住率低的问题,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也有了后续支撑。 所以说,选择能对当地发展具有带动性的、能支撑起当地消费的产业,然后对产业进行充分发展,才能吸引人口的流入,从而推动郊区商业的发展和完善,最终真正提高郊区居住的成熟度。即“产业发展———人口导入———居住成熟度”模式,才是推动郊区房地产发展的救市良方。对市郊卫星城房地产来说,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一方面;高度重视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以产业来吸引人气,推动房地产业的真正繁荣也是迫切和紧要的。 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