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陕西省蒲城县,举办了一场号称万人参加的“喜迎元旦大型歌咏比赛”活动。历时两个多月,耗资数百万元,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为近些年之最。
县里发文凸现歌咏比赛极端重要
日前记者在蒲城县城采访时看到,县城迎宾大道和
红旗路十字口东北角立有一块举办歌咏比赛的巨幅广告宣传牌,县委、县政府大门口都有关于歌咏比赛的横幅。而蒲城县委办、政府办早在2004年10月就联合下发文件,凸现这次歌咏比赛的极端重要性。
这份文件就“庆祝2005年元旦歌咏比赛活动”作出具体安排:“为了迎接2005年元旦,歌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营造团结、稳定、鼓劲、发展的社会氛围”,“歌唱县委县政府的求真务实精神”;成立“蒲城县2005年元旦歌咏比赛活动领导小组”,由8位县级领导任顾问、组长、副组长,下设办公室。
文件明确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要负责把总,成立相应组织”,“副科以上干部要求全部参加,因故不能参加的要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写出书面情况报告”,“各参赛代表队的参演人员,党政干部要站到本单位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从2004年12月26日下发的“蒲办会字[2004]36号”文件上可以看出,县上要求参加歌咏比赛的人员组成,已经是县级会议、活动的最高级别:“参加人员:县级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干部;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级各工作部门,各直属、直管单位,各挂靠、隶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的正职领导。”
就这样,由蒲城县各部门、乡镇主要领导参与组成的80多支代表队大张旗鼓地参加了这次声势浩大的歌咏比赛。最后有25支代表队进入了12月27、28号举办的决赛,并且全部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就有6支队伍。
而在决赛阶段,蒲城县当然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指挥机构,指挥部下设保卫、电力、医疗、消防等9个工作组,仅出动警力就50多人。
上百万的耗费和国家级贫困县的现实
记者采访到了部分部门领导和乡镇长以及参赛单位的财务人员,他们是这样算帐的:“50到100人的阵容,一人一套服装,还邀请乐队,付工资,管吃管住,哪个队下来都要花五六万元。我们大概花了五万元。”
“弄那事不是花一点钱,100多人一人一身衣服得多少钱,糟蹋得多钱,请乐队伴奏,不准有磁带,一个队最少要五六万元。”
“那天我们上了100人,穿的是蓝色的西装,一套400多块钱,还有化妆,乐队,每天下午练,花了差不多五六万吧。”
“我们是业务单位,平常没有时间练,只好加班加点。补助有一点,一天十块钱。”
各参赛代表队“组队人员控制在50-100人”,“必须有统一的服装”,“有各自的伴奏乐队”,这是蒲城县组织这次歌咏比赛时提出的具体要求。不少人估计,很多参赛部门和乡镇都从外面请了指挥、教练、乐队,统一服装,每一队伍花费都在3到5万元,还有的乡镇100来人吃住在县城宾馆,连续训练了好多天,有的部门不仅服装统一,还配发领带和皮鞋,这样参赛费用估计超过10万元。还有巨幅广告牌等等,县上还要求制作专题光盘,全县这次活动花费累计在三四百万元以上。
华丽背后的尴尬
经济状况好的单位有钱买服装、请乐队、发补助,那些经费紧张甚至拖欠工资的乡镇、部门怎么办?蒲城县“歌咏比赛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县文化局局长万保平是这样答复的:“不花钱是不可能的,当然要统一服装。至于怎样统一,县上有文件,政策给了你们,各单位你们自己想办法,按文件走就对了。”
一位乡长告诉记者,近几年,蒲城县财政赤字每年都在2000万元以上,目前县财政负债总额已超过5亿元。据陕西省农调队对蒲城县近三年农村贫困状况的监测,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全省、全市的水平。以2003年为例,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农民现金收入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
2003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不减反增,达19.41万人,贫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35.5%,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26.8%。有26万多人饮水困难,占农村人口的41.14%,1.8万人居住在偏远山区,12个自然村没有通电,72个自然村尚未通车。这些情况,是县上领导调查后得出,媒体公开报道的。
只为“扫扫晦气、冲冲喜”?
有的部门领导告诉记者,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理应应当艰苦奋斗、勤俭办事,聚精会神发展经济,为民谋利,如此兴师动众、发着补助和服装搞“万人歌咏比赛”,搞的让人不明白。
一位很赞同搞这次活动的机关干部告诉记者,蒲城今年出了不少事,其中6月份和7月份连续出了两起震惊全国的事情,一件是收税逼农民喝农药自杀,另一件事情是一个企业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打死人。他认为,歌咏比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可以“扫扫晦气冲冲喜”,“振奋精神,增强团结,推进发展”。他说,歌咏比赛的主题词是“新起点、新形象、新发展”,就值得玩味。(来源
中广网 作者:孙华林 雷恺)
编辑: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