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1月3日专电(李灏、林平海)近日,记者就校园消费这一敏感话题在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几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贫富学生的心理差距更大程度地体现在性格上,在本次调查中记者发现多数贫困学生鲜于参加集体活动和社团组织,而富裕学生一般表现积极,乐于参加
公众活动。
海师大物理系的李同学说,在他认识的同学中,贫困生一般比较内向,性格上有些自卑。在他的印象当中,贫困生很少参加系里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但是他们一般都有比较强烈的自尊心,一提到钱就相当敏感。海大的傅同学说,自己身边就有一些贫困生,但是他们的表现却不大一样。有些贫困生非常上进、自强、自立,但是有些贫困生,特别是一些女生却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好,整天怨天尤人。
海师大政法系辅导员李老师说,学校的一些团体中,很难看出贫困学生多还是富裕学生多。但是一些同学透露,在学校的各个团体中,富裕学生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贫困学生。在本次问卷中不少同学写到,相比较而言,富裕学生性格外向开朗,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他们的表现欲更强。另一部分同学写到,由于家庭的富裕,富裕学生有一种优越感,甚至以此为荣,看不起人。
“相对富裕学生而言,贫困生更应该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有些贫困生因为自己经济拮据而自卑,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导致被同学孤立,从而更加不愿和同学交往,最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但有些贫困生却以贫困为财富,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努力学习,奋力拼搏,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品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海师大中文系林同学的一番话让记者动容。
大学即是小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分化在高校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象牙塔”中的“骄子”们也真真切切地生活在这种差距之中。
海师大心理学专家申自力指出,高校贫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社交、性格等方面的差别,和他们实际的经济状况不无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家长、社会都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
海师大政法系的杨炜丰同学是该系的团委副书记,作为贫困生的他刚刚通过该系的国家一等奖学金审评。他说,贫富其实是身外的东西,关键还是看自己,摆正心态,什么都可以做好。或许,他的一番话能给我们的调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