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印度男子站在被海啸摧毁的房子旁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自然灾害便如影随形,让人类社会在收获文明的同时也品味到痛苦的滋味。尽管随着
科技的进步,人类防灾抗灾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自然灾害好像也“长出了本领”,一直有增无减,为患众生。过去一年,蝗灾、地震、洪水、风暴、干旱以及火山喷发等形形色色的自然灾害仍然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正因为如此,日本媒体日前将“灾”评为2004年的年度汉字。
而在印度洋海啸惨剧中,十几万条乃至更多的生命永远消逝在汹涌的浪滔中。对于幸运生还的人和没有受到这次灾害影响的人来说,除了伤痛外,更重要的是这次惨重的灾难给人的生死启示。
启示一:
当应急系统变成摆设
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虽然仍无法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因而也无法预测和预报海啸的发生,但是在海啸发生之后,人们确实已有能力向大洋沿岸地区发出预警,从而起到减轻灾害的作用。
然而正是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这次受灾的印度洋沿岸国家却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尽管此次海啸事发突然,但是由于地震震中在海底,波动传递到海岸一般需要20分钟到2个小时,如果当地居民组织得力,这段时间足够人们逃生了。
根本不知海啸威力
然而由于此前很少发生这么严重的灾害,这一地区还没有像太平洋沿岸地区部署的预警系统,没有办法测量危险的级别,也无法判断海啸将发生在哪个方向。印尼官员坦白说,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地震会引发海啸,也不知道这种自然灾害到底有多恐怖。
但是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称,印尼早在1996年就在爪哇岛上建立了一个专门用来监测可能引发海啸的地震监测站。然而,由于连接监测站与中央政府的电话线在2000年被切断,因此2004年12月26日当印度洋发生地震时,该监测站无法将搜集到的数据直接传送到首都雅加达。如果政府能及时得到这个专业监测站的数据,政府就可以提前发布警告,而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也可以在海啸袭击之前两个多小时得到预警。
如果说由于缺乏海啸预警系统而导致此次人员伤亡惨重,令人惋惜的话,那么这次事件中所出现的“人祸”则令人感到可哀。
据泰国《国家报》报道,泰国的气象专家因为担心会给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而没有发布海啸预警。他们只是希望海啸不要出现。
官僚作风误事
同样的悲剧也发生在印度。据当地媒体透露,事发当天,印度当局其实早就得知发生海啸,当时,海浪距离印度本土还有数百公里。但由于内部沟通问题以及官僚作风影响,最终没有及时向沿海地区居民发出警报,酿成了上万人死伤的重大悲剧。
自然在与人类共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冲突和融合,与其说是天灾,倒不如承认也是人祸。抛开海啸预警系统不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应急防灾系统。虽然突发性自然灾难具备更多的反常性,但是对于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却没有在这次海啸中体现出来。当这些为百年大灾准备的“生命维系系统”成为一种漠然的摆设的时候,人类就得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启示二:
全球化缺了防灾一环
信息时代的“SOS”在哪里?
早在1993年,日本已经拥有先进技术,可以对由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强度进行预报;美国的卫星系统,也早已做到了对地球相当精准的监视。然而,这些系统各自为政,只有点没有面,所以没有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网络。
太平洋地区成效显著
目前国际社会建立的海啸预警机制主要针对的是太平洋沿岸国家,因为有史以来发生的大部分海啸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地区。美国早于1948年就在檀香山附近组建了“地震海波警报系统”。在1960年智利大海啸和1964年阿拉斯加大海啸中,该系统在减轻夏威夷地区危害方面效益显著。为了减轻本地海啸的灾害,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下相继组建了若干区域或国家的海啸警报中心,包括夏威夷、阿拉斯加、日本和智利海啸警报中心等,共有26个国家参加。1983年5月日本海发生破坏性海啸,海啸发生后第7分钟,最靠近震中的验潮站观测到海啸波的到达,第14分钟时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制作的警报已向日本全国发布,并同时传达到太平洋沿岸各国政府指定的海啸防御机构。从而使这次海啸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仅造成104人死亡和百余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然而,目前在印度洋沿岸却没有一个海啸预警中心。当日印度洋地震发生后15分钟,“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就探测到了地震,但是,由于该系统是针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的,因此也没能及时通知可能遭海啸袭击的印度洋海域的国家。
对此,美国海洋和大气局官员对此说的一番话巧妙得像外交辞令:“我们试图做了我们能做的一切,我们的通信录上没有那一地区的联系办法。”这恰好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在全球重要海峡多数为个别国家控制时,印度洋地区的抗灾情况却从没有被关注。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目标。但面对人类的灾难,只有一个目标:战胜灾难。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无论技术资源还是经济资源,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着帮助的义务,这一点发达国家也不否认,并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多次确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旗祭出多年的同时,是否应该想想:信息时代,信息全球化才是共同进步和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
防灾系统不应被排除
因此,在经济发展强调全球化,反恐怖战争进行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防灾系统不应该被排除在一体化体系之外。如果这种情况没有改变,当灾难威胁到全人类时,我们将向谁发出“SOS”的求救信号?
启示三:
摸不准大自然“脾气”
人类软肋凸显
人们常说,现代的科技资讯进步神速,一日千里,几乎可以到别的星球探测了。然而,对地球上的严重自然灾害的征服,似乎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领域,这点应该引起有关科学家深思和探讨。
去年,一位名为西蒙·温切斯特的地质学家所撰写的《喀拉喀托———世界爆炸的一天》引起了全世界地震科学家的关注。喀拉喀托是位于印度尼西亚西南部的一座火山,它于1883年8月爆发,当时,剧烈的海啸横扫苏门答腊和爪哇海岸,造成超过3.6万人死亡。由于当时连接欧美的海底电缆刚刚铺就,这一惨剧很快通过电波传遍世界。时隔百年之后的今天,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尽管人类的信息传输手段不断完善,但摸清大自然“发脾气”规律的能力却始终没有显著提高。
“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但直至今天,地震科学家们能做到的只有一点:预测在已经发生过地震的地区下一次地震来临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这样的预测对建造大坝、电站、公路以及输油管线等工程固然具有积极意义,但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普通人来说,这种模糊预测法显然远远不够。
灾难发生前有迹可寻
在地震科学的历史上,科学家们曾试验过许许多多的预测方法和模式,较先进的有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设计出的“地震断裂带假设法”。但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和地震诱因的不同,这项理论在现实科研工作中面临着许多无法解读的难题。
尽管如此,实际上很多灾难发生前还是有迹可寻的。在这次海啸爆发前,马来西亚瓜拉慕达县的渔民发现,他们连续三天的渔获量都比平时要多得多,几乎是以前的20倍。
与此相比,斯里兰卡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对海啸过后出现的现象感到惊讶: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却没有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他们认为这也许是因为动物对海啸到来具有某种预感,因此早早躲到了高处。
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天,在科学家的努力下,天终有可测之风云,地也有预知的地震,地球上生活的人类,岂不是更有安全的保障?
印尼班达亚齐受灾前后的卫星照片对比
启示四:
砍了红树林 海边建酒店
忘了还会有海啸
当人们都在感叹印度洋的大地震和海啸天灾难测的时候,有环境专家认为,此次灾难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人员伤亡,与人类活动不无关系。
坎多尔胡德是马尔代夫北部拉阿环礁中的一个较大岛屿,人口3500人,过去5年间耗资数百万英镑改造土地,这次海啸过后,一下子变成了“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该岛上的居民目前已经安全撤离,但他们很可能再也不会回来重建家园了,而选择在别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许多岛上的居民伤心地说:“我们的毕生心血都打了水漂。”实际上,早在坎多尔胡德的人工造岛开始之前,就遭到了国际环保专家和国内的有识之士强烈反对,因为他们清楚,人工造岛的结果是“拆东补西”,不但不能改造好现有的环境,还可能破坏了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在遭到大灾时反而成了破坏力量。
占了不该占的土地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首席科学家杰夫·麦克尼利认为,人类活动、特别是在海滨旅游地兴建度假设施,以及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造成海啸发生后大批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麦克尼利说,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然而一次海啸造成十几万人死亡,却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大自然的残酷。他说:“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是人们建造了太多旅游设施,占据了本来不该占的土地。”麦克尼利曾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旅居数年。这两个国家在此次大地震和海啸中均受灾严重。他说:“传统的村落都是建在内陆。50年前,海边并不像现在这样酒店林立。为了吸引游客,现在许多国家在海边盖起了密密麻麻的旅舍、饭店。”麦克尼利认为,这无疑增大了人们受到自然灾害侵袭的危险。
麦克尼利同时指出,珊瑚礁以及生长在海岸边浅水地带的红树林,都能保护海岛免受海啸的侵袭。当海啸来袭的时候,海浪首先要经过珊瑚礁,会因受到礁石的阻力而降低速度。海浪上岸后经过红树林,速度进一步减小。尽管海浪可能会穿过红树林,但那时它的威力已经很小,不足以对内陆的安全构成太大威胁。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者也曾警告说,红树林对保护海岸线有极大的价值。
红树林是天然屏障
麦克尼利说:“为了在海边建养殖虾的池塘,过去几十年里很多红树林被砍光。这些红树林长在海边水浅的地方,实际上形成了抵挡海啸的天然屏障。过去二三十年里,因为不懂长期保留红树林的道理,海边的红树林被砍光,政府作出让步,让外地人在海边建造虾养殖场。这些虾被卖给欧洲和其他外国人,但是虾的价格里,并没有包括人类今天为环境遭到破坏所付出的代价。”
绿色和平组织的布莱德·史密斯也认为:“在亚洲,许多国家的海岸线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人们在这里修建公路,建造渔场,建设旅游场所等,都在破坏着这些海岸线的自然抵御能力。”
海岸线受到侵蚀
科学家警告称,如果人类不加强控制气体燃料的使用,将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更加严重,从而引发更多的自然风暴以及海平面的持续上升,进一步侵蚀海岸线并令其自然抵御能力进一步降低。
根据联合国研究小组的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透露,自从20世纪以来,海平面已经上升约10厘米左右,而到2100年还将继续上升9厘米左右。
据推测,今后海平面上升1米,全世界受灾人口将达10亿,其中3亿~4亿人将无家可归。
对于由1190个珊瑚岛屿组成的马尔代夫来说,这个平均海拔只有1米的国家还直接面临生存威胁。孟加拉国有1700万人居住的地方高于海平面不足一米,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情况也一样。
启示五:
亚洲损失惨重没人赔
防灾保险意识急需提高
仅仅在海啸发生的十天前,即上月16日,世界领先的再保险公司之一的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因自然和人为灾害造成的罹难人数将超过2.1万人,导致全球经济损失总计约为1050亿美元。报告称,这是继1992年、1999年和2001年后损失金额再次创下纪录,其中95%的损失来自自然灾害。显然,如果该份报告推迟十天发布,那么,其结论将更加“黑色”。
天灾无可避免,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灾难预测准确度以降低灾难后果的同时,灾难后的救济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去年八九月份飓风横扫美国、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及大西洋盆地一些地区之后,南亚海啸再次把一个沉重的现实抛出了水面:在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累积的同时,这些财富和正在享受这些财富的人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灾难性不确定事件的严重威胁。
亚洲买保险者不多
但是路透社上月30日的报道指出,灾后赔付将再度体现南北差异。来自亚洲不发达地区的遇难者买保险的寥寥无几,而那些遇难的欧洲游客,即使尸体没有找到,家属得到的保险赔付也将分文不差。
巨大损失无人赔付
一些保险业者指出,虽然此次地震和海啸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空前,但受灾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和劳动力价格偏低,因此对个人和当地机构赔付的保险金数额将相对较低。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受灾地区,只有很少的人为自己买了生命保险。这就意味着,现在就说此次赔付的数额会超过美国飓风袭击的损失还为时过早。对此,许多社会学家和政府官员均表示,这对于受灾的个体来说决非是好事,因为绝大多数的灾民由于没有任何的防灾保险意识而陷入了无法恢复的困境之中,乃至永无翻身的可能。
瑞士再保险集团说,这又是一次典型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灾难。“9·11”使保险公司赔付了创纪录的210亿美元,但最近几十年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几次灾难,包括1970年孟加拉洪水、1991年孟加拉飓风,保险公司几乎没有任何赔付记录。
人身保险给2004年美国飓风和日本地震受害者提供了重建生活的希望,但是同样的事情却不会出现在印尼、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
“很多死难者来自贫困阶层,几乎都没有保险。”印度人寿保险公司发言人说,“有的家庭整个被冲走,也就没有人来进行索赔。”他说,只有四分之一受害者依法有权得到保险,而这些人中能将赔偿金拿到手的恐怕又只有四分之一。
没有尸首照领保险
为了避免流行病的传播,有很多遇难者尸体在进行身份辨认前就被集体掩埋,另有很多遇难者根本无处找寻。但那些“死不见尸”的欧洲遇难者亲属仍能向保险公司索赔。
德国内政部上月29日说,依德国法律,在自然灾害中一个人失踪12个月即被认定为死亡,但这次海难后,这一期限缩短为6个月。
德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安联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称,将以特殊程序应对特殊情况。当事人只要从德国外交部得到一份证明,证明某人是在海啸灾区失踪,并且他的失踪与此次灾难有关,就可以根据保险单得到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