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30日电
新闻晨报报道,申城大学生考证虚火正在降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近期对毕业班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学生仅持有1.7张证书。而前两年平均每个学生会持三四张以上的证书。
很多毕业班学生面对记者采访表示,过去通过考证来增加就业底气和应聘资本,现在已不像以往那么“灵验”了,所以
学生间“证书攀比”也淡了许多。一些多年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认为,现在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的观念和标准相对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而非多少证书,导致毕业生更加理性看待考证。
学生:证多也有副作用
学生考证无非为将来找工作增加砝码,可证多也会有副作用,这是以前未听说过的事情。一般来说,目前大学生考证有两类:一类是与专业对口的考证,这类考证中有一部分是在学校中进行,与学习相结合,有助于应聘;另一类是面广量大的通用型考证,包括驾照、秘书资格证书以及人力资源、商务英语、项目管理、导游、营销师、房产经纪人等证书,除了驾照和英语类以外,其他证书则有可能使自己落入“不务正业”的“印象陷阱”。
从上海高校就业办反馈的信息来分析,许多大学生已不再为证多而自豪,尤其是对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证书不盲目跟风。
用人单位:不能本末倒置
“学生应以专业为主,考证为辅,不能本末倒置了。”这是一些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人员普遍认同的说法。
在外企任人力资源负责人的祝小姐,每年年末都会去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她告诉记者,企业在录用大学生时,并不是证书越多越好,而是更看重学生在校的各科成绩,以及是否拿过奖学金、有没有担任学生干部、或是参加社团的经历等等。
学校:专业和考证要兼得
二工大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经晓峰指出,现在有些证书其实只是“速成品”,一旦长时间不用,学到的技能就会荒废。(董川峰)
特约编辑:张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