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音乐教育对文化课有促进作用
作为副课,音乐课被大多数人视作语数外之外的“调剂课程”。而在初三、高三毕业班,这种“调剂课程”接近“下课”的境地,音乐课有名无实几乎成为惯例。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一门心思为升学,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然而专家们的回答正相反。
有关权威人
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呼“毕业班更应开设音乐课,别因成人的短视误了孩子!”
学校现状 音乐课能让则让
在升学的压力下,毕业班的音乐课流于形式早已不是稀奇事了。课程表上的音乐课虽然存在,但实际上,音乐课不是上自习就是被其他一些学科老师所占用,音乐课形同虚设。在某些毕业班生源并不优秀的普通学校中,迫于升学压力,学校对于类似音乐之类的高考外课程能不排则不排,能借用则借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对这种做法也是高度认同。一名高中生的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一些在音乐上有造诣的孩子可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参加高考,相对来说文化成绩不需要很高。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还是需要通过传统的高考科目来取得进入大学的通行证。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课对孩子升学毫无帮助,而且占用了宝贵的复习时间。
专家说法 放松脑波8-1>8
全国中师音乐教材主编,参与两次课改教材编写的陈学娅对此现象表示担忧。她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这是大人的一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短视行为。她介绍说,最新研究表明,人们在集中苦读的时候容易产生β波,即“紧张而集中”的脑波,此时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可是当人受到一些优美音乐刺激时,脑波则表现α波,即“放松而集中”的脑波,有助于记忆和思维。而且科学实验也证明儿童在聆听优美音乐时,记忆力可以提高2.74倍。
数年前,清华大学的学子从自己亲身经历中总结出一个著名的公式:8-1>8。即从8小时的学习时间中抽出1小时来从事艺术活动,其效果比8小时的埋头苦读好得多。这样的时间经验正是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说,在传统学科教学中适当运用艺术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陈学娅认为,二期课改新开设的《艺术》课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助于健全孩子人格。对于毕业班学生来说,音乐教育对于他们的文化课其实是有促进作用的。
成功案例 音乐提升学习成绩
在浦东元培学校,其实已有音乐教育提升文化课教学的成功案例。该校的前身是一所普通中学,在整个新区92所中学中排89名。两年前成为音乐特色学校后,音乐教育被创造性地运用到美术、科学、语文等各种学科教学中,课堂上学生们和着音乐背唐诗,配着舞蹈学课文,而且学生每人会演奏一件乐器。当学校文化课成绩上升至全区排名25名左右,甚至一度进入前十名时,家长们的反应是既高兴又有点惊奇。
“音乐是可以塑造人类心灵的!”该校书记张巍一言以蔽之。张巍说这话的根据源自于实践中的一组数据,该校前身的那所普通中学里,一些学生之间经常发生“拗分”事件,当音乐教学运用到这些曾经的“坏学生”身上后,学生有明显的进步。
之前那所普通中学最后一批学生毕业离开元培学校的时候,平均成绩从全区中学生成绩倒数5名之内提升到中上水平,而且再没有一起“拗分”事件发生。 (晨报记者李芹)
特约编辑:张庆德
|